莊子(南華經)

逍遙遊

06-01(內篇01)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n1.4

一、莊子生平

1. 莊子(約公元前369 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一説為今河南商丘民權   ,一説為山東東明,一説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人。 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2] 

2.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等。 

3. 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於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二、《莊子

1. 莊子》一般認為是集合了莊子及其後學的篇章,整理而成,分為內篇、外篇與雜篇。道教中奉《莊子》為經典,也稱為《南華真經》或《南華經》。民國以來,多認為內篇為莊子言行、外篇為弟子雜說、雜篇為後世學人敷衍,此說逐漸成為定論。

2. 據司馬遷《史記》所載,《莊子》有十餘萬言,由 漢 至 晉之間,都為五十二篇。今本所見《莊子》則為三十三篇,七萬餘言,應是郭象作注時所編定。歷代《莊子》注本,以郭象注、成玄英疏解最為重要。

(1) 一般認為,四大真人」的名號始於唐代,為唐玄宗所封

據《舊唐書·玄宗本紀》載:

(2) 「(天寶元年)二月丁亥,上加尊號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二月丙申,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其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

「天寶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敕文追贈莊子『南華真人』,所著書為《南華真經》。

 

         旨意_ 重在無為,人不逍遙,病在有為,故「聖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能達此三境界,自然就無為而消遙了。

         篇旨_ 逍遙遊,古本寫做消搖遊」,其境界本性自足,無待於外然人之所以不能逍遙,病在造作,成於有為。故凡能達乎無為,「聖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的境界者,實為真逍遙。莊子的逍遙又分為神遊與形遊,神遊則達乎「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之境。形遊則當了悟:「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若不繫之舟(1)的真諦,使巧者不勞智者不憂(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_ 參閱列禦寇

 

1.      有魚,其名為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於南。南者,天池也。  [(ㄎㄨㄣ)]

紀要_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海運:海風運轉,波濤洶湧。古人有六月海動之說,海動必有大風,其水湧沸,自海底而起,聲聞數里,鵬借此大風而方能飛至南海。

˙   化字除了變化的意思外,更有昇華的意思,變化是平面的轉換,昇華則是向上的提昇。

˙   若以自性三身佛的角度而言,人人本具此逍遙的自性佛即所謂的清靜法身佛,進而提昇至圓滿報身佛,最後至千百億化身佛,以化的境界達至逍遙的自在

2.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於南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ㄊㄨㄢˊ)]

紀要_

˙  終飛上九萬里的高空,這均要功力,亦要火候。正同我們在人世間的求道、學道,須由一點一滴的努力,段時間的修煉,方能使修習有所成。

3.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而後乃今將圖南 [(ㄠˋ)(ㄜˋ)]

紀要_

˙         堂:「堂」同塘. 堂」指低陷之地。

˙         夭閼:挫折阻礙。

4.      鷽鳩(2)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百里者,宿糧;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ㄊㄧㄠˊ)(ㄒㄩㄝˊ)(ㄩˊ)(ㄈㄤ) (ㄘㄢ)]

紀要_

˙         鷽鳩:「」即蟬。「鷽鳩」:小鳥名,即今之班鳩。

˙         本段勉世人當把胸襟識見,不斷擴充,不得以所知所歷者自足,畢竟,小不足以知大,愚不足以悟慧

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ㄏㄨㄟˋ)(ㄕㄨㄛˋ)(ㄏㄨㄟˋ)(ㄍㄨ)]

紀要_

˙         莊子慨歎世人鄙陋,故不能參贊天地之化育,智不能上與天齊,下與地比。故彭祖僅活了八百餘歲,便成了世人羨慕、效法的對象,不知人本列於三才之,然天高地厚,天長地久,人怎能以區區數十寒暑要與天地同參(即並列為三)呢?可見人之偉大並不在於歲數的多寡,而係在於德業的不朽。

6.      之問(3)也是已。「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者,其名為。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而下,翔蓬蒿,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ㄧㄢˋ)(ㄏㄠ呼高切,好平聲)]

紀要_

˙         羊角:司馬懿曰「風曲上行若羊角。」即今俗謂之旋風。

˙         籬燕焉知鴻鵠志,小人哪明君子節」。

 

˙         斥鴳:小鳥名。即鵪鶉。「鴳笑之曰」 按:斥,本作尺;斥,尺古通也作鷃。〈淮南子精神訓〉「鳳凰不能與之,而況斥?」注:「斥澤之鷃雀,飛不出頃畮,喻弱也。」   _小。通尺。如;斥()資料來源:三民大辭典上中下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鄉,德合一君,而徵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4)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又有未樹也。夫列子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己,神人功,聖人名。(5)  [(ㄐㄩˇ)數數(ㄕㄨㄛˋ  ㄕㄨㄛˋ)(ㄌㄧㄥˊ)()乎待哉]

紀要_

˙         本節內容強調真消遙的美境,必須達乎忘我忘功、忘名的工夫,方稱能真的快樂無窮。而欲達到此功夫前,先要有己,能充實自己,完成自己,然後再放棄自己的偏見、私執,這便是至人。先要有功,能有利社會、造福人群,然後再生而有,為而不恃,這才能夠配稱神人。先要有名,能立德、立功、立言,然後再捨棄虛名,不以名累實,這樣才算是聖人。

8.      堯讓天下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人雖不治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ㄐㄩㄝˊ)(ㄔˊ)天下已治(ㄓˋ)(ㄐㄧㄠ)(ㄌㄧㄠˊ)(ㄧㄢˇ)(ㄩˇ)無所用不治(ㄔˊ)(ㄗㄨㄣ)(ㄗㄨˇ)]

9.      問於連叔:「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吾驚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6),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天而不,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ㄐㄧㄥˋ)(ㄊㄧㄥˋ他定切)藐姑射(ㄧㄝˋ) (ㄔㄨㄛˋ)(ㄌㄧˋ)(ㄍㄨˇ)(ㄏㄞˊ)(ㄖㄨˇ)(ㄑㄧˊ)(ㄅ一ˇ)]

 

紀要_

˙         世蘄乎亂:「」同,求取之意。「亂」治理也,亂字「」代表兩隻手治絲。可見「亂、治」之意為同一字。

˙         心盲」、「心聾」才是真的可悲,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即是,心靈的提昇方是人類肯定尊貴的所在,否則如行屍走肉,便枉費人生一場,失去了修持的大好機會了。

 

˙         《正韻》盧玩切𠀤鑾去聲。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臯陶謨》亂而敬。(Source::漢典)

10.    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ㄈㄣˊ)(一ㄠˇ)]

紀要_

˙         宋人資章甫:「宋」為周封商代遺族所成立的國家。[_殷遺民微子啟(紂王兄)]. 「資」即販賣物品。 「章甫」商朝時代的帽子。

˙         見了修持頗高的四位神人後,方知自己的渺小及求功之無知,當下體會出「走盡世間天下路,惟有悟道最寶貴」的一番喜悅,從此視功名富貴,便有如敝履了

11.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之。」莊子曰:「夫子固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者,世世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何不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ㄏㄨˋ)實五石(ㄉㄢˋ)(ㄔㄥˊ) 水漿(ㄒㄧㄠ)(ㄆㄡˇ)(ㄐㄩㄣ)(ㄆㄧㄥˊ)(ㄆ一ˋ)(ㄎㄨㄤˋ)(ㄩˋ)使之將(ㄐㄧㄤˋ)]

紀要_

˙         :葫蘆。

˙         蓬之心:「蓬」為卷曲不直之草,此句用來形容惠施心靈茅塞不通。

12.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辟高下;中於機,死於罔罟。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ㄕㄨ)不中(ㄓㄨㄥˋ)(ㄕㄥ)機辟(ㄅㄧˋ)(ㄌㄧˊ)(ㄆㄤˊ)]

紀要_

˙         :捕獸之器。「辟」即今之陷阱。 「機」為夾動物之機械。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1_

˙       巧思的人,往往勞務纏身,聰明的人,常常憂慮掛心;反而是沒什麼能力的人,相對沒有過多欲求。吃飽了飯,便輕輕鬆鬆四處遨遊,如同沒有上繩子的小船,自由自在漂來去,是因為船身中空,才能這樣在水上漂流啊。

˙       放空心思,放開無謂的勞務與憂慮,單純地享受當下,生活本來就應該這麼簡單而快樂。

2_

鷽鳩(又作學)多用以比喻賤者或小人。  鳩笑鵬_比喻不知量力。

3_

革,通“棘 ”。人名,夏末至商初的大賢人,商湯的大臣,商湯以之為師。商朝得以興旺的關鍵君王湯曾經向他請教問題。列子、莊子均有提到。《列子·湯問》、《莊子·逍遙遊》

列子·湯問》殷湯問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復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唐僧神清《北山錄》說:「湯問革曰:『上下四方有乎?革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此段可供參考。

4_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鄉,德合一君,而征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             故夫」,就是白話文的那麼,是虛字,沒有實在的意義。為什麼一定要用虛字呢?古文是要念讀出聲的,念的時候聲音像唱歌一樣,平抑音韻,鏗鏘朗然,要唱著下去,中間就必須換氣,所以加上虛字,既可以換氣,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氣勢。如果不加上虛字,就念不下去了,那就成了吵架一樣,那就不對了。文學境界是柔和、很美的音樂。所以莊子拖長音韻,那麼那麼來了,因此加上了「故夫」。

˙             「知效官,」注意這個「效」,有些人的知識範圍有沒有用處呢?有用處,用處就是成效,效果。他的學問知識及天生的才能,可以做一個官。官有大有小,有些人的智慧知識,行為效果,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還可以,但不能當皇帝。歷史上很多人當宰相時了不起,結果給他當皇帝就當不好啦。有些人做小官,味道真好,做大一點就完啦,把他壓死了。有些人做個公務員,很有效;有些搞學問寫文章的人,如果叫他去修一個壞水管,他會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沒有辦法做實際的事情。

˙             「行比鄉,」重點在「比」字。你看莊子絕不用重複的字,「知效官」。寫古文,寫白話文一樣,每字邏輯思考要清楚,下的定義要準確,下不準確不行,尤其是寫書面文章。絕非新聞報道,馬上機器在動了,下一分鐘就要出來,管他什麼話,報道出來看清楚了就算了,反正五分鐘壽命,因為大家看過了報紙就丟嘛。要寫流傳久一點的文章,就不能馬虎了。
有些人的行為,可以在鄉鄰里比較比較。我們到地方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中國外國都一樣,你到一個地方打聽一二,哪個人最出名,不管他是一個紳士也好,流氓也好,他的行為在這個鄉村比起來呱呱叫,真可以做一個領導作用。所以他的行為可以「比」,在一個鄉村裡比起來,他是老大,是頂尖人物。當然在一個鄉里是頂尖人物,拿到國內比起來就不行啦,因為人材更多了。

˙             「德合一君,」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而且一切思想行為,做人做事都好。有的人德性剛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兩個在一起,可以搭檔二十多年,如果換了個人,怎麼都用不好。這是人生歷史的經驗。你看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人物,有漢高祖就有蕭何,蕭何不碰到漢高祖,換上其它兩個人就合不來,合不好。等於男女之間,有的夫婦就配合得那麼好,雖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藝術,沒有他們這樣吵啊,就不會過一輩子。你不相信?有這種人啊,夫妻之間吵來吵去,要是去了一個,另一個也活不長了。另外找一個來,吵得都不是對象,吵得都沒有味道,打得也沒有味道,這就是「合」的道理。做生意也一樣,老闆有一個忠心的幫手,他當董事長就配合得好,假如換了一個,就搞不好了。

˙             「而征國者,」「征」,經驗,效果。有的人治理國家當領袖,或者當第二號人物,他的聰明智慧能夠發揮,如果叫他下來開小店,他絕對受不了,他光會大的,小的不好。
這是「人化」,所以下面莊子加一句話:

˙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每個人的知識境界,「比量」不同,自己看自己都了不起。都像那個小鳥一樣,你大鵬鳥飛那麼高那麼遠幹什麼?有什麼了不起?我「咚」地一聲,就跳到那個樹上去了,我這樣還不是也在飛。所以用中國文學來批評就是:「自視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我們拿鏡子照照自己,都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偉大,沒有個人討厭自己。由此你可以了解人生,人看自己都很可愛,看別人都是覺得不行,這是一定的。偶然做錯了事,臉紅一下,過三個鐘頭一想,我還是對的。 (source:台灣Wiki)

5_

至人己,神人功,聖人另可參閱_20維摩20-09入不二法門品第九(1)_ 【慧命補給站大雅講義

參考_

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即逍遙遊篇的主旨、中心和結論,也是莊子的中心旨趣。

2.     由此可以瞭解所謂的逍遙遊,應該是承於天地之正而六氣之辯,而遊於無窮。真正的逍遙必然是無所憑藉依附的,是悠遊於自然之中的。像「知效官,行比鄉」、「德合一君、而徵國者」乃是有待於外;宋榮子的「定乎內外之境,辨乎榮辱之境」是有待於內;而列子的「風而行」則是有待於方術。而成天地之正,六氣之辯完全是順乎自然,而得自由之樂。

3.     而如何能做到「無己、無功、無名」,進而求得逍遙?我們所追求的「無」,應該是從「有」的境地昇華而出的,也就是說「無」的境界仍要從「有」中獲得。無己道,從不曾知道自己,進而充實自己、完成自己以達「有己」,最後昇華到不知有己、放棄自己偏見私執的「無己」境地。無功,從不曾有過功勞,進而有功於社會、造福人群,最後到達不知有功、生而有為而恃的「無功」。無名之道,從不曾有過名聲,到有名於、為人楷模,最後不知有名、捨棄虛名、不以名累實,達到無名的境地。這種歷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淨化、昇華,以表露人性的無限開展。

4.     能夠達於無己、無功、無名,而後才能體悟逍遙之道,三者之主體為「無己」,所以想要達到逍遙的境界,就是在於「無己」的功夫。莊子的無己,就是於人間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讓真我精神從形骸中突破出來,上升到與萬物相通的根源。這也就是捨棄形器而保其內在精神,使心不隨物牽引不逐物漂流,能夠保持其心靈的本質,以觀照宇宙人生。

6_

_ 他定切(ㄊㄧㄥˋ)。《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參考_

(1)    古人有詩:雲開衡岳風雨止,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何足慮,三尺江東陵指。

(2)    常用鯤鵬比喻一些宏偉之事,一句俗語曰:「學做鯤鵬飛萬里,不做燕雀戀子巢」。

(3)    《莊子·逍遙遊》:「北有魚,其名為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4)    這種極其奇特、兼有巨鳥與巨魚之體的動物,過去一直以為只是神話。但從國外動物學的報道中看到,海鯨棲息於海中有時將鯨尾豎出海面,其尾至為巨大,形極似鳥翼。渤海古代稱北海,亦即北。據史籍記載,渤海秦漢以前多見海鯨體型極大,可長達30(是現存最大動物),所以莊子所說的鯤鵬,並非完全是寓言,而是指渤海的海鯨。 (source:台灣Wiki)

 

(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