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經)
逍遙遊 |
06-01(內篇01)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n1.4
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鯤(ㄎㄨㄣ,音昆);]
2.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摶(ㄊㄨㄢˊ,音團);]
3.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坳(ㄠˋ,音傲);閼(ㄜˋ,音厄);]
4. 蜩與鷽鳩(註2)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蜩(ㄊㄧㄠˊ,音條);鷽(ㄒㄩㄝˊ,音學);榆(ㄩˊ,音於);枋(ㄈㄤ,音方);飡 (ㄘㄢ,音餐)]
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晦(ㄏㄨㄟˋ,音惠);朔(ㄕㄨㄛˋ,音碩);蟪(ㄏㄨㄟˋ,音惠);蛄(ㄍㄨ,音孤);]
6. 湯之問棘(註3)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鴳(ㄧㄢˋ,音宴);蒿(ㄏㄠ,呼高切,好平聲);]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註4)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又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註5) [沮(ㄐㄩˇ,音矩);數數(ㄕㄨㄛˋ
ㄕㄨㄛˋ,音碩);泠(ㄌㄧㄥˊ,音靈);惡(ㄨ,音烏)乎待哉;]
8.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爝(ㄐㄩㄝˊ,音決);治(ㄔˊ,音持)天下;已治(ㄓˋ,音致)也;鷦(ㄐㄧㄠ,音交);鷯(ㄌㄧㄠˊ,音療);偃(ㄧㄢˇ,音眼);予(ㄩˇ,音與)無所用;不治(ㄔˊ,音持)庖;樽(ㄗㄨㄣ,音尊);俎(ㄗㄨˇ,音阻);] 9.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註6),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礡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逕(ㄐㄧㄥˋ,音敬);庭(ㄊㄧㄥˋ,他定切);藐姑射(ㄧㄝˋ,音業);淖 (ㄔㄨㄛˋ,音綽);癘(ㄌㄧˋ,音利);瞽(ㄍㄨˇ,音古);骸(ㄏㄞˊ,音孩);女也(ㄖㄨˇ,音汝);蘄(ㄑㄧˊ,音其);粃(ㄅ一ˇ,音筆);]
10. 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汾(ㄈㄣˊ,音焚);窅(一ㄠˇ,音咬);]
11.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瓠(ㄏㄨˋ,音戶);實五石(ㄉㄢˋ,音但);盛(ㄔㄥˊ,音成) 水漿;呺(ㄒㄧㄠ,音消);掊(ㄆㄡˇ,音剖);龜(ㄐㄩㄣ,音均)手;洴(ㄆㄧㄥˊ,音平);澼(ㄆ一ˋ,音闢);絖(ㄎㄨㄤˋ,音況);鬻(ㄩˋ,音玉);使之將(ㄐㄧㄤˋ,音匠);]
12.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樗(ㄕㄨ,音書);不中(ㄓㄨㄥˋ,音仲);狌(ㄕㄥ,音升);機辟(ㄅㄧˋ,音必);斄(ㄌㄧˊ,音離);彷(ㄆㄤˊ,音旁)徨;]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參考: |
|
註1_ |
˙ 巧思的人,往往勞務纏身,聰明的人,常常憂慮掛心;反而是沒什麼能力的人,相對沒有過多欲求。吃飽了飯,便輕輕鬆鬆四處遨遊,如同沒有繫上繩子的小船,自由自在漂來漂去,是因為船身中空,才能這樣在水上漂流啊。 ˙ 放空心思,放開無謂的勞務與憂慮,單純地享受當下,生活本來就應該這麼簡單而快樂。 |
註2_ |
鷽鳩(又作學鳩):多用以比喻賤者或小人。 學鳩笑鵬_比喻不知量力。 |
註3_ |
◎革,通“棘 ”。人名,夏末至商初的大賢人,商湯的大臣,商湯以之為師。商朝得以興旺的關鍵君王湯曾經向他請教問題。列子、莊子均有提到。《列子·湯問》、《莊子·逍遙遊》 《列子·湯問》殷湯問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唐僧神清《北山錄》說:「湯問革曰:『上下四方有極乎?』革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此段可供參考。 |
註4_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
「故夫」,就是白話文的那麼,是虛字,沒有實在的意義。為什麼一定要用虛字呢?古文是要念讀出聲的,念的時候聲音像唱歌一樣,平抑音韻,鏗鏘朗然,要唱著下去,中間就必須換氣,所以加上虛字,既可以換氣,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氣勢。如果不加上虛字,就念不下去了,那就成了吵架一樣,那就不對了。文學境界是柔和、很美的音樂。所以莊子拖長音韻,那麼那麼來了,因此加上了「故夫」。 ˙
「知效一官,」注意這個「效」,有些人的知識範圍有沒有用處呢?有用處,用處就是成效,效果。他的學問知識及天生的才能,可以做一個官。官有大有小,有些人的智慧知識,行為效果,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還可以,但不能當皇帝。歷史上很多人當宰相時了不起,結果給他當皇帝就當不好啦。有些人做小官,味道真好,做大一點就完啦,把他壓死了。有些人做個公務員,很有效;有些搞學問寫文章的人,如果叫他去修一個壞水管,他會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沒有辦法做實際的事情。 ˙
「行比一鄉,」重點在「比」字。你看莊子絕不用重複的字,「知效一官」。寫古文,寫白話文一樣,每個字邏輯思考要清楚,下的定義要準確,下不準確不行,尤其是寫書面文章。絕非新聞報道,馬上機器在動了,下一分鐘就要出來,管他什麼話,報道出來看清楚了就算了,反正五分鐘壽命,因為大家看過了報紙就丟嘛。要寫流傳久一點的文章,就不能馬虎了。 ˙
「德合一君,」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而且一切思想行為,做人做事都好。有的人德性剛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兩個在一起,可以搭檔二十多年,如果換了一個人,怎麼都用不好。這是人生歷史的經驗。你看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人物,有漢高祖就有蕭何,蕭何不碰到漢高祖,換上其它兩個人就合不來,合不好。等於男女之間,有的夫婦就配合得那麼好,雖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很藝術,沒有他們這樣吵啊,就不會過一輩子。你不相信?有這種人啊,夫妻之間吵來吵去,要是去了一個,另一個也活不長了。另外找一個來,吵得都不是對象,吵得都沒有味道,打得也沒有味道,這就是「合」的道理。做生意也一樣,老闆有一個忠心的幫手,他當董事長就配合得好,假如換了一個,就搞不好了。 ˙
「而征一國者,」「征」,經驗,效果。有的人治理國家當領袖,或者當第二號人物,他的聰明智慧能夠發揮,如果叫他下來開小店,他絕對受不了,他光會大的,小的干不好。 ˙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每個人的知識境界,「比量」不同,自己看自己都了不起。都像那個小鳥一樣,你大鵬鳥飛那麼高那麼遠幹什麼?有什麼了不起?我「咚」地一聲,就跳到那個樹上去了,我這樣還不是也在飛。所以用中國文學來批評就是:「自視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我們拿鏡子照照自己,都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偉大,沒有一個人討厭自己。由此你可以了解人生,人看自己都很可愛,看別人都是覺得不行,這是一定的。偶然做錯了事,臉紅一下,過三個鐘頭一想,我還是對的。 (source:台灣Wiki) |
註5_ |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另可參閱_20維摩詰經20-09入不二法門品第九(註1)_ 【慧命補給站— 大雅講義】 ◎參考_ 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即逍遙遊篇的主旨、中心和結論,也是莊子的中心旨趣。 2. 由此可以瞭解所謂的逍遙遊,應該是承於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而遊於無窮。真正的逍遙必然是無所憑藉依附的,是悠遊於自然之中的。像「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乃是有待於外;宋榮子的「定乎內外之境,辨乎榮辱之境」是有待於內;而列子的「御風而行」則是有待於方術。而成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完全是順乎自然,而得自由之樂。 3. 而如何能做到「無己、無功、無名」,進而求得逍遙?我們所追求的「無」,應該是從「有」的境地昇華而出的,也就是說「無」的境界仍要從「有」中獲得。無己之道,從不曾知道自己,進而充實自己、完成自己以達「有己」,最後昇華到不知有己、放棄自己偏見私執的「無己」境地。無功,從不曾有過功勞,進而有功於社會、造福人群,最後到達不知有功、生而不有為而恃的「無功」。無名之道,從不曾有過名聲,到有名於世、為人楷模,最後不知有名、捨棄虛名、不以名累實,達到無名的境地。這種歷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淨化、昇華,以表露人性的無限開展。 4.
能夠達於無己、無功、無名,而後才能體悟逍遙之道,三者之主體為「無己」,所以想要達到逍遙的境界,就是在於「無己」的功夫。莊子的無己,就是於人間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讓真我精神從形骸中突破出來,上升到與萬物相通的根源。這也就是捨棄形器而保其內在精神,使心不隨物牽引,不逐物漂流,能夠保持其心靈的本質,以觀照宇宙人生。 |
註6_ |
庭_ 他定切 音(ㄊㄧㄥˋ)。《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
參考_ (1)
古人有詩云:雲開衡岳風雨止,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何足慮,三尺寒江東陵指。 (2)
常用鯤鵬比喻一些宏偉之事,一句俗語曰:「學做鯤鵬飛萬里,不做燕雀戀子巢」。 (3)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4)
這種極其奇特、兼有巨鳥與巨魚之體的動物,過去一直以為只是神話。但從國外動物學的報道中看到,海鯨棲息於海中有時將鯨尾豎出海面,其尾至為巨大,形極似鳥翼。渤海古代稱北海,亦即北溟。據史籍記載,渤海秦漢以前多見海鯨。鯨體型極大,可長達 |
(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