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
序 |
07-00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n1 一、
簡介 1.
《近思錄》編定約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係朱熹與呂祖謙共同蒐集周敦頤、程顥(ㄏㄠˋ)、程頤、張載四位理學前輩所遺留之語錄、著作。「近思錄」之命名,取之於《論語.子張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全書內容之取捨及編排大體皆由朱熹所決定。全書分道體、為學大要、格物窮理、存養、改過遷善克己復禮、齊家之道、出處進退辭受之義、治國平天下之道(治體)、制度(治法)、政事、教學之道、改過及人心疵病(警戒)、異端之學、聖賢氣象共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條。 2.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濂溪先生。 張載(1020∼1077)字子厚,橫渠先生。
程 顥(1032∼1085)字伯淳,明道先生。 程頤(1033∼1107)字正叔,伊川先生。 3.
朱 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翁。 呂祖謙(1137~1180)字伯恭, 二、
釋義(摘錄自三民書局) 1.
《近思錄》「近」之一字,有兩層含義。第一,有由下而上亦即由明人事到明天理的含義。學習是要自下而上,循序漸進。《論語•憲問36》子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下」是形下之器,指人事;「上」是形上之道,指天理。《論語˙憲問24》孔子又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不學習的人只有下達,沒有上達;經過了學習的人便應該由下達提升而至上達。 2.
第二,有由近而遠亦即由自身到社會的含義。《繫辭下.二.1.》「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身外之物,不論遠近,其實都可以和自身取得關聯。萬物乃至神明都有本心,有情由,都可以由反觀自身得到了解。《孟子˙盡心上4》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能夠凡事推己及人,那麼距離獲知天下公理也就不遠了。《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庸29》也說:「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1. 「近思」不是只停留在近處,而是由近及遠,所以重在通徹。程頤說,「近思」「便是徹上徹下之道」。弟子問:「如何是近思?」程頤回答:「以類而推。」徹上徹下意謂上下通徹,以類而推意謂類比而推行。懂得類推,就可以無遠不近,無事不統,所以朱熹盛讚說:「程子說得『推』字極好。」 (近思錄內文參考三民書局、台灣商務書局課本)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推』,亦可引申”邏輯推理”。 我們今天修道,要邏輯判斷,千萬不要修人情道。道真、理真、天命真,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人假一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