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

道體

07-01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共五十一條)n1

【要旨】這一卷是講天地之構成、陰陽的變化;道體指天道的本體、人性的本原。這本來不是初學者容易了解的,但是治學的開端,還是必須先略知大義之綱領。

 

1.        溪先生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極復動靜,互為其根,分陰分楊,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物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義而主靜(:欲故靜),立人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上四句《乾卦文言》)。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2.        誠無為,幾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ㄐㄧ)善惡]

3.        伊川先生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

4.        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惟觀其所見何如耳。

5.        〈乾〉,天也。天者,乾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無之謂乾夫天,專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乾。

6.        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  [四德:元亨利貞。五常(五性)仁義禮智信。〕

7.        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 [天理所賦與萬物的是天命,萬物所接受自天理的是本性。]

8.        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造化:天地萬物的生成和變化。造,生成。化,變化。]

9.        〈剝〉(☶☷)之為卦,諸陽消剝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將有復生之理。上九亦變,則純陰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聖人發明此理,陽與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剝〉盡則為純〈坤〉,豈復有陽乎?」曰:「以卦配月,則〈坤〉當十月,以氣消息則陽剝為〈坤〉,陽來為〈復〉,陽未嘗盡也〈剝〉盡於上,則〈復〉生於下矣。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無陽也陰亦然,聖人不言耳。 [〈復〉☷☳ ]

10.    ㄧ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12.    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為感,感則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有應,所以不已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觀之可也。

13.    天下之理,終而復始。所以恆而無窮。恆,非一定之謂也,定則不能恆矣。隨時變易,常道。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常道(恆道)]

14.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謂下愚也。然天下自棄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強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也。聖人以其自絕於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雖絕於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惟其有與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參考_商辛:即殷紂王〕         

15.    在物為理,處物為義。

16.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17.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18.    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無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多少不盡分處。」

19.    「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其命於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孟子去其中又發揮出浩然之氣,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誠之不可以如此」。夫徹上徹下,不過如此。「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著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今與後,己與人。  [對越在天:答謝頌揚在天的神靈。]  [(ㄧㄢˇ)]

參考_

20.    醫書言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痿痺(ㄨㄟˇ  ㄅㄧˋ)]

21.    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性是善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此何煩人力之為也。有流而未遠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ㄩˊ)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為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教也。自天命以至於教,我無加損焉。舜有天下而不與(ㄩˋ)者也。

參考_

22.    觀天地生物氣象。

23.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ㄓㄤˇ)。斯所謂仁也。

24.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25.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6.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亭亭當當,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則不是,惟「敬而無失」最盡

27.    伊川先生曰:公則一,私則萬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28.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29.    楊子毛不為,墨子又摩頂放踵為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子莫執中,欲執此二者之中,不知怎麼執得?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個中在那上,待人安排也。安排便不中矣。

30.    問: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為中;一家則廳中非中,而堂為中;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為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其門不入」,在禹為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陋巷」,在顏子之時為中,若「三過其門不入」,則非中也。 [默識(ㄓˋ)]

31.    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

32.    ,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應不是後。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葉,皆是一貫。不可道上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卻待人安排,引入來教塗轍。既是塗轍,卻只是一個塗

33.    近取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來之義,只於鼻息之間見之。屈伸往來只是理,不必將既屈之氣,復為方伸之氣。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必有終。

34.    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更有甚事?」

35.    問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後人遂以愛為仁。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為仁。孟子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謂之仁。退之(韓愈)博愛之謂仁,非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為仁則不可。」

36.    問仁與心何異。伊川:心譬如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發處乃情耳。

37.    義訓宜,禮訓別,智訓知,仁當何訓說者謂訓覺、,皆非也。當合孔孟言仁處,大概窮之,二三歲得之,未晚也。

38.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樂未發,何嘗不善。發而中節則無往而不善。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後惡;言吉凶,皆先吉而後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後非。

◎這段話中有幾層含義。首先是「性即理」,性是天性,理是事理,朱熹說:「在心喚做性,在事喚做理(《朱子語類》卷五)仁義禮智是性,而性是抽象的,必須通過事理表現出來,就是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雙方是聯繫在一起而無法單獨去說的。程頤說「性即理」,是強調了性與理兩方面的完全一致。其次說性、理本善,性在喜怒哀樂未發之前,都是善的;理在發而中節的情況下,也都是善的。在程朱看來,宇宙是原善的至於說人之所以有不善,是因為發而未中節,是後天的作為不夠。所以程頤說,先有善後有惡,先有吉後有凶,先有是後有非。 (張京華 注譯 三民書局)

39.    問:「心有善惡否?」曰:「天為命,在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心本善,發於思慮則有善有不善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可謂之水,至如流而為派,或行於東,或行於西,卻謂之流也。」 [派:支流.]

40.    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清則才清,氣濁則才濁。才則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

41.    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

◎這段話程頤所說過於簡約,主語有所省略,以致從字面上難以聯綴。葉采《近思錄集解》條貫說:「仁、義、禮、智,分而言之,則四者各立,自然完備。實有是四者,則謂之信。故信無定位。」這樣就易於貫通了。這段話的用意,則以薛瑄的解釋為佳。薛瑄《讀書錄》說:「程子曰『四端不言信者』,既有誠心為四端,則信在其中矣。愚謂若無誠心,則四端亦無矣。故學道以誠心為本。」  另四端可參閱《孟子˙公孫丑上》。

42.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

43.    橫渠先生曰:「氣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結為風雨、為霜雪,萬品之流行,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無非教也。」  [(ㄧㄤˇ)糟粕煨(ㄗㄠ  ㄆㄛˋ  ㄨㄟ  ㄐㄧㄣˋ)]

44.    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45.    天體物遺,猶仁體事而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天曰,及爾衍」,無一物之體也。

46.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47.    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

48.    性者,萬物之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則亦如之何矣。   {另參考_商務書局_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者,則亦末(同莫字)如之何矣。}

49.    一故神之人身,四體皆物,故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感而遂通,不行而至,疾而速也。

50.    心,統性情者也。

51.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由蔽有厚薄,故有知愚之別。塞者牢不可開,厚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則達於天道,與聖人  [(ㄓˋ)]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周子之書》《太極圖

16.

(9/156)「無極而太極」,不是太極之外別有無極,無中自有此理。又不可將無極便做太極。「無極而太極」,此「而」字輕,無次序故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即太極之動,靜即太極之靜。動而後生陽,靜而後生陰,生此陰陽之氣。謂之「動而生」,「靜而生」,則有漸次也。「靜,互為其(10/156)根」,動而靜,靜而動,闢闔往來,更無休息。「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兩儀是天地,與畫卦兩儀意思又別。動靜如晝夜,陰陽如東西南北,分從四方去。「靜」以時言,「分陰分陽以位言方渾淪未判,陰陽之氣,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間放得寬闊光朗,而兩儀始立康節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則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前,又是一闢闔,更以上亦復如此,直是「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小者大之影,只晝夜便可見。五(11/156)峰所謂「一氣大息,震蕩無垠,海宇變動,山,人物消盡,舊跡大滅,是謂洪荒之」。常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變而為剛,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驗者。「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陰陽氣也,生此五行之質。天地生物,五行獨先。地即是土,土便包含許多金木之類。天地之間,何事而非五行?五行陰陽,七者滾合,便是生物底材料。「五行順布,四時行焉。」金木(12/156)水火分屬春夏秋冬,土則寄旺四季如春屬木,而清明後十二日即是土寄旺之時。每季寄旺十八日,共七十二日。唯夏季十八日土氣為旺,故能生秋金也。以圖考之,木生火、金生水之類,各有小畫相牽連;而火生土,土生金,獨穿乎土之內,餘則從旁而過,為可見矣。「五行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此當思無有陰陽而無太極底時節。若以為止是陰陽,陰陽卻是形而下者;若只專以理言,則太極(13/156)又不曾與陰陽相離。正當沉潛玩索,將圖意思抽開細看,又復合而觀之。某解此云:「非有離乎陰陽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為言也。」此句自有三節意思,更宜深考。通書:「靜而無動,動而無靜,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當即此兼看之。。可學錄別出。

 ◎另可參閱_13文選13-28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大雅講義 網站】

9/156

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