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啟問道通書 |
(中) 08-05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明 王守仁)n1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周衝,字道通,號靜庵。先師事陽明,後師事甘泉(湛若水)。
1.
來書云:「日用功夫只是立志,近來於先生誨言時時體驗,愈益明白。然於朋友不能一時相離。若得朋友講習,則此志纔精健闊大,纔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講,便覺微弱,遇事便會困,亦時會忘。乃今無朋友相講之日,還只靜坐,或看書,或游衍經行(註1),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養此志,頗覺意思和適,然終不如朋友講聚,精神流動,生意更多也。離群索居之人,當更有何法以處之?」 1.1
此段足驗道通日用功夫所得,功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無間斷,到得純熟後,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所謂「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嘗病於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痒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也。 2.
來書云:「上蔡嘗問:『天下何思何慮?』伊川云:『有此理,只是發得太早。』在學者功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須識得『何思何慮』底氣象,一併看為是。若不識得這氣象,便有『正』與『助長』之病。若認得『何思何慮』而忘『必有事焉』功夫,恐又墮於無也。須是不滯於有,不墮於無。然乎否也?」 2.1
所論亦相去不遠矣,只是契悟未盡。上蔡之問與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與孔子〈繫辭〉原旨稍有不同。〈繫〉言「何思何慮」,是言所思所慮只是一個天理,更無別思別慮耳,非謂無思無慮也。故曰:「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云「殊途」,云「百慮」,則豈謂無思無慮邪!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個,更有何可思慮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動,原自感而遂通。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他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故明道云:「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慮」正式功夫;在聖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學者分上便是勉然的。伊川卻是把作效驗看了,所以有發得太早之說。既而云「卻好用功」,則已自覺其前言之有未盡矣。濂溪主靜之論,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雖已不為無見,然亦未免尚有兩事也。 3.
來書云:「凡學者纔曉得做功夫,便要識認得聖人氣象。蓋認得聖人氣象,把做準的,乃就實地做功夫去,纔不會差,纔是作聖功夫,未知是否?」 3.1
先認聖人氣象,昔人嘗有是言矣,然亦欠有頭腦。聖人氣象自是聖人的,我從何處識認?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體認,如以無星之稱而權輕重,未開之鏡而照妍媸(ㄧㄢˊ ㄔ:美醜)。真所謂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聖人氣象何由認得?自己良知原與聖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程子嘗云:「覷(ㄑㄩˋ)著堯學他行事,無他許多聰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動容周旋中禮。」又云:「心通於道,然後能辨是非。」今且說通於道在何處?聰明睿智從何處來? 4.
來書云:「事上磨煉,一日之內不管有事無事,只一意培養本原。若遇事來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覺,安可謂無事?但因事凝心一會,大段覺得事理當如此,只如無事處之,盡吾心而已。然乃有處得善與未善,何也?又或事來得多,須要次第與處。每因才力不足,輒為所困。雖極力扶起,而精神已覺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如何?」 4.1
所說功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為學,終身只為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無事,只是做得這一件,所謂「必有事焉」者也。若說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卻是尚為兩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註2),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所謂「忠恕違道不遠」矣。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若能實致其良知,然後見得平日所謂善者未必是善,所謂未善者,卻恐正是牽於毀譽得喪,自賊其良知者也。 [「忠恕違道不遠」:忠恕離道不遠。] 5.
來書云:「致知之說,春間再承誨益,已頗知用力,覺得比舊尤為簡易。但鄙心則謂與初學言之,還須帶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處。本來致知格物一併下,但在初學未知下手用功,還說與格物,方曉得致知」云云。 5.1
格物(註3)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則是致知功夫亦未嘗知也。近有一書與友人,論此頗悉。今往一通細觀之,當自見矣。 6.
來書云:「今之為朱、陸之辨者尚未已。每對朋友言:正學不明已久,且不須枉費心力為朱陸爭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點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來,決意要知此學,已是大段明白了。朱陸雖不辨,彼自能覺得。又嘗見朋友中見有人議先生之言者,輒為動氣。昔在 6.1
此節議論得極是,極是。願道通遍以告於同志,各自且論自己是非,莫論朱陸是非也。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ㄋㄠˊ) (註5)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凡今天下之論議我者,苟能取以為善,皆是砥礪切磋我也,則在我無非警惕修省進德之地矣。昔人謂攻吾之短者是吾師,師又可惡乎! 7.
來書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說,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說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無氣質之雜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曉,每看書至此,輒為一惑。請問。」 7.1
生之謂性,生字即是氣字,猶言氣即是性也。氣即是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氣即是性,即已落在一邊,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從本原說,然性善之端須在氣上始見得,若無氣亦無可見矣。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即是氣。程子謂:「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亦是為學者各認一邊,只得如此說。若見得自性明白時,氣即是性,性即是氣,原無性、氣之可分也。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參考: |
(資料來源:漢點) |
註1: |
【經行】A.常行。指行為具有常法。
B.行經,經過。「昔日經行人去盡,閒雲夜夜自飛來。」 C.佛家語。佛教徒因養身療疾,往來直線行走唸誦叫經行。與以佛像為中心的繞佛不同。〈南海寄歸內法傳.三〉「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二能銷食。」 |
註2: |
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_是說事情來了,我只管盡我心的良知來應對它.這也就是《中庸》所謂的「忠恕離道不遠」了. ˙
陽明主張修養不僅不能脫離日常事務,且應該把修養同日常事務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處事來體現修養,這正是他「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之所在,也是他「致良知」的精髓之所在。(道在日常生活中)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傳習錄李生龍注釋) |
註3: |
˙格物:1.推究事物之理。《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致知:儒家哲學用語。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 漢 鄭玄 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凶之所終始”; 宋 朱熹 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明 王守仁 則認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參見“ 致良知 ”。 ˙致良知: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認為良知即天理,存在於人的本體中。人們只要推極良知於客觀事物,則一切行為活動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標準。 王守仁 也將這種“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格物致知:謂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為
中國 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之一。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鄭玄 注:“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朱子語類》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誠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盡,便是知得這明德未分明。”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 |
註4: |
˙吳涉禮:吳師禮. ˙介甫:王安石(西元1021~1086年)的字.王安時於宋神宗時,實行新政,其學則號為「新學.」 |
註5: |
呶呶:指人沒完沒了的講話,惹人討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