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問 |
08-19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傳習錄-附錄 n1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前言: 1.
良知,不是由見聞所得的知識,而是心的本體。它是先天的,未發之中的;又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的。他是行為的準則,是非的尺度;又是人人所固有、所同有的本來面目。因此「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所以良知只是一個天理,只是一個自然明覺的流露。 2.
然而良知在我們心中,如果不加以保存,不加以擴充,便將為人慾所蔽,物慾所塞,也就失去了它的昭明靈覺,失去了它所以為良知的作用。因此爲了保持良知的晶瑩透澈,他便特別強調「致良知」。認為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這是千古聖學的秘訣,這是孔門的「正法眼藏」。 3.
致良知的功夫有二:一是在事上磨鍊,致我的良知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都有其理;一是拂(ㄈㄨˊ)除心中的私念,以保存那個本具的善端。前者是格物,後者就是誠意。所以陽明的「致良知」,乃是在心上,把格物和誠意貫串起來,連成了一套功夫。 4.
他認為身的主宰,便是「心」;心的發動,便是「意」;意的本體,便是「知」;知的所在,便是「物」。所以就物方面是「格」,就知方面是「致」,就意方面是「誠」,就心方面是「正」。於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非但不是兩截,而且沒有前後的次序,只是一體的幾個方面而已。 5.
陽明一生教人的,就是這套功夫。所以他的學生錢緒山(名德洪),曾把陽明的教言,編為四句訣,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正好是「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的功夫。後來王龍溪(名畿),提出異議,認為:「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他們兩人各執己見,互相辯論,曾在天泉橋上,特地請陽明來指正。陽明卻認為他們的見解,各有千秋。因為緒山的四句訣,是對付根基較鈍的人,教他們漸修;而龍溪的「四無」,乃是對付根基較銳的人,使他們悟入本源。所以一個講功夫,一個講本體,各有短長,可以兼用。這次的辯論,就是有名的「天泉證道問答」。歸結起來,也只是一個本體,一套功夫,和幾個方面而已。 6.
陽明經過幾十年的苦思,終於建好了這套心學功夫。當他把外界的物理搬入心中,再從心中找出一個良知後,便搭成了整個思想的間架。在這個間架上承擔著的,就是儒家「明明德」、「親民」,而「止於至善」的一脈道統。 7.
他認為物理不外於我心,而良知又是我心所本有;因此這個心,乃是宇宙的主宰,萬物的的尺度。因為我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飛禽走獸的良知;沒有我的良知,就沒有萬物。同時「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他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所以天地萬物不僅與人共一個良知;而且其發竅的最精處,也就在於人心的一點靈明。這點靈明,在認識作用上,是良知;在天命之性上,就是「明德」。 8.
但明德雖是我心本具,卻未必人人都能發揮,都能成為「大人」。因為這個「大人」的境界,乃是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要達到這種境界,還必須「明」明德。 9.
「明明德」,就是推廣這個天地萬物一體的心,用於仁民愛物,而成一體的仁。但這已不是一個本體問題,而是如何去致用?如何去增進君臣、父子、夫婦、朋友間的關係?如何去使男有分,女有歸?以達到保民養民的目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發揮民胞物與的情懷,以兼善天下。這種事功,就是「親民」。 10.
明德是仁的本體,親民是仁的實踐;在本體上,固然萬物一體;但在實踐上,卻有輕重厚薄的分別。這並非理論上有了矛盾,而是事實上不得不然。譬如手足和頭目都是人身的一體,可是却用手足去保衛頭目;草木和禽獸都是天地的一體,可是却用草木去飼養禽獸。這並非有所偏袒,而是為了宇宙的生生不息,必須如此。但其間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自然而然,有它的中和,有它的極則。所以親民做到根本處,就必須「止於至善」。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傳習錄課本P15) 一、 王陽明大學問 【題解】〈大學問〉一篇,是明代大儒王守仁(字伯安,學者稱 (吾師接初見之士,必借學、庸首章以指示聖學之全功,使知從入之路,師征思田,將發,先授大學問,生德洪受而錄之。)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傳習錄課本P233) 1.
「大學」者,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敢問:「大人之學何以在於明明德乎?」 2.
陽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ㄔㄨˋ ㄊ一ˋ)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ㄏㄨˊ
ㄙㄨˋ) (註2),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體之仁猶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動於欲而未蔽於私之時也,及其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則將戕(ㄑㄧㄤˊ)物圮(ㄆ一ˇ)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而一體之仁亡矣!是故茍無私欲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3.
曰:「然則何以在親民乎?」 4.
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親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兄、人之兄與天下人之兄,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 5.
曰:「然則又烏在其為止至善乎?」 6.
曰:「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至善之發見,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則之極,而不容少有議擬增損於其間也。少有議擬增損於其間,則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謂矣!自非慎獨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於此乎,後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揣(ㄔㄨㄞˇ)摸測度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則,支離決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親民之學,遂大亂於天下。蓋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ㄨˋ)其私心於過高,是以失之虛罔空寂,而無有乎國家天下之施,則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親其民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溺其私心於卑瑣,是以失之權謀智術,而無有乎仁愛惻怛(ㄉㄚˊ)之誠,則五伯(ㄅㄚˋ)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於至善之過也。故止至善之於明德親民也,猶之規矩之於方圓也,尺度之於長短也,權衡之於輕重也。故方圓不止於規矩,爽其則矣;長短而不止於尺度,乖其劑矣;輕重而不止於權衡,失其準矣;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謂大人之學。」 7.
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其說何也?」 8.
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 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 9.
曰:「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為本、新民為末,兩物而內外相對也。事有終始,先儒以知止為始,能得為終,一事而首尾相因也。如子之說,以新民為親民,則本末之說,亦有所未然歟。」 10.
曰:「終始之說,大略是矣。即以新民為親民,而曰明德為本、親民為末,其說亦未為不可,但不當分本末為兩物耳。夫木之榦,謂之本;木之梢,謂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謂之本末。若曰兩物,則既為兩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新民之意,既與親民不同,則明德之功,自與新民為二。若知明明德以親其民,而親民以明其明德,則明德、親民,焉可析而為兩乎?先儒之說是,蓋不知明德、親民之本為一事,而認以為兩事,是以雖知本末當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為兩物也。」
11.
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以至於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親民之說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 12.
敢問:「欲修其身,以至於致知在格物,其功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歟?」 13.
曰:「此正詳言明德、親民、止至善之功也,蓋身、心、意、知、物者(註3),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功夫,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何謂身?心之形體,運用之謂也;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何謂修身?為善而去惡之謂也。吾身自能為善而去惡乎?必其靈明主宰者欲為善而去惡,然後其形體運用者始能為善而去惡也,故欲修其身者,必在於先正其心也。 13.1
然心之本體則性也,性無不善,則心之本體本無不正也。何從而用其正之之功乎?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後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發而正之。凡其發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發一念而惡也,惡之真如惡(ㄨˋ)惡臭,則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 13.2
然意之所發,有善有惡,不有以明其善惡之分,亦將真妄錯雜,雖欲誠之,不可得而誠矣!故欲誠其意者,必在於致知焉。致者,至也,如云『喪(ㄙㄤ)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凡意念之發,吾心之良知,無有不自知者,其善歟,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歟,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無所與於他人者也,故雖小人之為不善,既已無所不至。然其見君子,則必厭然揜(一ㄢˇ)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見其良知之有不容於自昧者也。今欲別善惡以誠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爾,何則?意念之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好之,而復背而去之,則是以善為惡,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發,吾之良知既知其為不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惡之,而復蹈而為之,則是以惡為善,而自昧其知惡之良知矣!若是,則雖曰知之,猶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誠乎?今於良知所知之善惡者,無不誠好而誠惡之,則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誠也已。 13.3
然欲致其良知,亦豈影響恍惚而懸空無實之謂乎?是必實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於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書言格於上下、格於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實兼其義也。良知所知之善,雖誠欲好之矣!茍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有以為之,則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猶為未誠也。良知所知之惡,雖誠欲惡之矣!茍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有以去之,則是物有未格,而惡之之意猶未誠也。今焉於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為之,無有乎不盡,於其良知所知之惡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去之,無有乎不盡,然後物無不格,而吾良知之所知者無有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至矣。夫然後吾心快然,無復餘憾而自慊矣!夫然後意之所發者,始無自欲(或自欺)而可以謂之誠矣!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蓋其功夫條理,雖有先後次序之可言,而其體之惟一,實無先後次序之可分,其條理功夫雖無先後次序之可分,其用之惟精,固有纖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誠正之說,所以闡堯舜之正傳而為孔氏之心印也。」 14.
(本段為靝巨書局傳習錄238)德洪曰:「〈大學問〉者,師門之教典也,學者初及門,必先以此意授,使人聞言之下,即得此心之知,無出於民彝物則之中,致知之功,不外乎修齊治平之內,學者果能實地用功,一番聽受、一番親切。」 14.1
師常曰:「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當,只此修為直造聖域,參之經典,無不脗合,不必求之多聞多識之中也。」門人有請錄成書者,曰:「此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參考: |
|
註1: |
˙民彛(一ˊ):猶人倫。舊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倫理道德準則。《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孔 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廢棄不行,是大滅亂天道。” ◎ 同“彝”。 ˙物則:事物的法則。《國語·周語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則以訓之,制義庶孚以行之。” (資料來源:漢點) |
註2: |
觳觫:恐懼戰慄貌。《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趙岐 注:“觳觫,牛當到死地處恐貌。” (資料來源:漢點) |
參考: |
4.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立其體);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達其用)。 |
註3: |
身、心、意、知、物:此五者陽明從其心學的思想體系,給它們一些極精闢的闡釋及發揮,而必歸於五者為一體之精義. (資料來源: 商務書局近古清美註釋).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視、聽、言、動?心欲視聽言動,無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懸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誠意則隨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歸於天理。又於〈答羅整庵少宰書〉曰:「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則謂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則謂之心,以其主宰之發動而言則謂之意,以其發動之明覺而言則謂之知,以其明覺之感應而言則謂之物。故就物而言謂之格,就知而言謂之致,就意而言謂之誠,就心而言謂之正。正者,正此也;誠者,誠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