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之比較&三正

11C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n1

壹、《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之比較    (知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_〈雍也篇18.〉:學習不是懂了就好,那只是皮毛。最好的學習就是—— 學習愛上它,把它變成興趣,做有興趣的事,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有《連山》歸藏)各一卷,均是搜集殘文破句,難復原貌,未嘗不是中華易學文化中的一大憾事。所幸《周禮》著者的記載,何等簡明扼要,三易同用八卦之法唐孔穎達曰周世之卜,雜用《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以變為占,占七八之,二《易》並亡,不知實然與否?”

論述如下:

一、試論《周易》之法

易為卜之書,當是《易經》著者的初衷。後經儒家哲理化的發揮,並輔之以《十翼》,豐富了它的理論,也擴展了卜論斷的思維空間。

《系辭》曰:是故易者,象也;也者,像此者也。明確《周易》是以形象思維為主。

《系辭》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就是易學原理及其應用總公式。是用八卦定吉凶,而不同於五行定吉凶,定吉凶的目的,是指導行為,去惡從善,發展壯大社會事業,並非空談義理。

二、試論《連山》之法

何為連山”?

鄭康成曰:連山,似山出內氣,變也。

淳於俊曰連山,似山出內氣,運連天地也。

姚信曰:連山氏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

孔穎達曰周世之卜,雜用《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以變為占,占七八之,二易並亡,不知實然與否?

世上有《連山》《歸藏》這兩門學問,郭璞《葬書》有曰上地之山,若伏若連,其原自天。因知《易》為卜筮之書《連山》《歸藏》乃卜宅之法也。

三、試論《歸藏》之法

鄭康成曰:殷陰陽之書,存者有《歸藏》,是亦以《歸藏》為殷易矣。鄭康成所謂陰陽之書,所述當是風水之術,至今民間稱風水先生曰陰陽,蓋有所自也。朱元昇《三易備考》曰:《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藏於中。

《說卦》曰坤以藏之,蓋造化發育之真機,常藏焉。不如說歸藏首坤,坤為地,屬地理之學。

《說卦傳》第二章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這講的就是歸藏之法

歸藏易,也有記載實際為醫書《黃帝內經》,所謂易同源就來源於此。歸藏易為醫書大家以後可以繼續深人研究

 

 

 

 

貳、古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_ 人人焦點  網易新聞

 

古代的易學實質有三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易》本是古人卜時用來參考占斷吉凶的底本,但如果把看成占卦之學未免太簡單。古代印地安、埃及的巫師或者是中國的方易之士,本身就是集巫師與哲學家、預言家、科學家的身份於一體的。如果細看易成書的年代和順序,伏羲時代的易學爲《連山》易,神農或黃帝時代的易學爲《歸藏》易,周代爲《周易》,則其中的含義不言而明。

三易的不同之處是以八卦的順序來表達一種科學或人文觀,是把圖像學、科學、社會學融合在一起的。連山易以「」爲第一卦,歸藏易以「坤」爲第一卦,周易以「乾」爲第一卦,所表達的正是從原始社會的山林文明,到農業社會的土耕文明,再到封建社會的商業文明,艮和坤強調了山林和土地的重要性,而「乾」則是強調「天賦人權」,這是政治在經濟中的滲透和發展。

(一)連山易() 孔穎達云連山起於神農。邵雍曰:夏易曰連山,按伏羲王朝傳十九帝而至神農。神農氏姓,起於烈山,即今之桐柏山區湖北省隨縣,故又稱烈山氏或炎帝。當時人類活動,已由漁獵而轉換爲農耕,神農氏乃發明揉木爲耒,教民種植生產;又嘗百草以爲醫藥,開市場以利貿易,造福人民,足衣足食。繼先哲之啓示,闡揚易學,其所用卦象,以艮卦三三爲首,蓋取象於山脈之綿亘起伏不絕,雲氣內出於山,故云爲連山易。 [:王應麟《玉海》謂:皇甫謐:「《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爲首,艮爲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以十三月爲正,人統,艮漸正月,故以艮爲首。《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於其中。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故以坤為首。」維基 -> 連山易 -> 連山易]

 

(二)歸藏易() 杜子春歸藏黃帝。黃帝之名由於黃土而起,生於軒轅之野,即今河南新鄭縣。黃帝又稱軒轅氏或有熊氏,以土德王。黃帝利用八卦原理,發明衣裳、舟車、弓矢、杵臼、指南針,並創造甲子、津、算數、文字、書。中華文化因而歸藏於土,以坤爲地,』爲土,爲用,亦即方物之本體,故日歸藏易。

(三)周易() 周易之名稱,有二說:一、鄭玄謂:「易道周普,無所不備,有周遍、周匝、周而復始、周流六虛之涵義」,其理亦通。二、孔穎達謂:「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天地開闢,陰陽運行,寒暑更迭,日月往來,莫不基於變易的作用。文王系卦辭,周公作爻辭,時在周代,故曰:周易,」後之學者,多采此說。按周易以乾三()、坤三三()兩卦爲首,取乾坤開闔,陰陽和合,有天地生生、變化不息之義。文王所演之易,乃窮變化之趨勢,吉凶之幾微,欲以順天應人,創造發明,以安生民者也。   (人人焦點)

 

叁、三正的含义

連山首艮以明人道.夏代承用之.歸藏首坤.以重地道.商承用之.乾坤首乾.以尊天道.周承用.以所首不同.取義各異.正與夏正建寅.商正建.周正建子.其義一也. (1-1-11)易經證釋

() 三正的含义_ _ (百科百度)

1.夏正建,殷正建,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丑﹑,三正也。"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刘知几 《史通·模拟》:春秋诸国,皆用夏正。清朝顾炎武 《日知录·正月之吉》:﹝《诗·豳风·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2.指夏周三代。

3.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

4.指夏代掌历法农时的官吏。

5.我国古代的三正一说是夏正建寅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正月)、殷正(建,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上述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侯国使用的三种历法

另一说是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建子之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地正农历12月,建丑之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建寅之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我们现行农历在历算上使用天正,以冬至所在月为历年之首,在民用年上用人正,以立春所在月为民用年之首。

曆法

 

() 注解:

1. 夏朝使用的历法就是我们使用的农历,为建寅,所有季节和使用的季节相同。

2. 殷商使用的历法为建丑,即当时的一月,相当于十二月。

3. 两周用的历法为建子,即当时的一月,相当于十一月。

4. 秦朝所使用的历法为建亥,即当时的一月,相当于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