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因果報應

與因果律

文選13-11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參考}                 

1.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理論,內容不盡相同,對某些事情的觀點,甚至存在著相當大的歧異。由於佛教對於因果報應有一套圓滿而透徹的看法,本書將依照它的理論,做為探討因果的根據。

2.        佛法中的因果理論,內容很廣。本書所要討論的因果報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簡單的說,「因果報應」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困果律」就是因果報應的一套規則與定律。

3.        詳細說,屬於惡的行為主要的有「十惡」、「五逆」。每種惡行,各有它應受的惡報,而且依照惡行輕重而有差別:做「十惡」最重的,死後入地獄受苦:中等程度的,死後轉生為畜生受苦;較輕程度的,死後生餓鬼受苦。當受完上面苦報後,再出生為人時,則分別受下面的果報:

一、殺生

會得多病、殘疾、短命、多禍殃、骨肉分離等果報。〔將人或動物直接或間接加以殺害,屬於殺生惡行;若加以刑打、虐待、傷害,則屬類似於殺生的惡行,得類似果報。〕

二、偷盜:

貧窮;或財產其他人共有,無法自由支配。〔凡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財物, 未經同意擅自取用或侵佔、貪污、舞弊、拿回扣、賄賂、逃稅即是偷盜。〕

三、邪淫:

配偶不善良、不忠貞,或妻子受人拐騙奸淫,得不到滿意的眷屬。〔亂搞男女關係以及從事與色情有關的行業、販賣傳遞色情書籍用具屬邪淫惡行。〕

四、妄語:

得到受人誹謗、欺騙之果報。〔說謊、作偽證、不守信都犯妄語罪。〕

五、綺語:

說的話別人不信任、不接受,說話不清。〔說黃色邪淫的話,使人想入非非,謂之綺語。〕

六、兩舌:

眷屬背離、親族弊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即是兩舌。〕

七、惡口:

常受人惡聲相向、多訴訟紛諍。〔用凶暴或惡毒的話罵人即惡口。〕

八、貪欲:

心不知足、多欲無厭。〔貪求財色名利各種享受,迷戀不捨,謂之貪。〕

九、瞋恚:

常受人說長論短,常受人擾而煩惱,或被陷害。〔稍不如意就生氣 怨恨即是瞋恚〕

十、癡:

生在充滿邪見的家庭、生在偏僻缺乏佛法與文明的地方,心曲、好奉承巴結、使詭計。〔癡是指邪見、不信因果〕

 

˙       十惡之外,五逆是更重的惡行,其中一項是「不孝父母或至殺害」,它的果報是應入最苦的無間地獄受無量久遠的大苦報。其他各種惡行各有其應受惡報,名目繁多,無法在此一一列舉。

˙       屬於善的行為主要的是『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貪欲。九、不瞋恚。十、不癡。

˙       能實行十善,得到的果報正好與行十惡者相反。程度重的死後生於天上享天福;程度輕的死後再出生為人。以前能行不殺者,再出生為人時,可得到健康、少病、長壽的善報;修其餘善行者,各享應得的善報。

 

因果律的特性

1.       眾所周知,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制裁犯罪,一部厚厚的六法全書尚嫌不足。因果律要規範所有善惡行弟的報應,當然也不含太簡單;因果律的特性,自然也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2.       以下僅就與矛盾現象有關的三個特性提出討論:一、公平的特性:二、因緣會合才產生果報的特性:三、隱微的特性。為了說明的方便,將公平的特性再分為三點來討論。合起來共有五點,分別敘述如下:

壹、因果通於三世

1.        所謂「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現在世」指現在這一生。「過去世」包括的範圍,是由現在世的前一世起,逆推到無窮久遠的過去,這段時間都屬過去世。「未來世」包括的範圍,是由下一世起,順推到無窮遙遠的將來,這段時問都屬於未來世。

2.        所謂「因果通於三世」,意義有二:一、行善或作惡到產生果報,所須時間有快有慢。快的話,當生就得到果報;慢的話,可能過去世造的因,今生才受報,或今生造的因,未來世才受報;更慢的話,則由因到果,跨越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經過百千萬劫,無窮久遠的時間才產生果報。〔劫是佛經上計算時間的單位。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經上說的劫,通常指的是大劫。一個大劫是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產生果報後,受報的期間也有短有長。短的話,只有幾日、幾月、幾年;長的話,從開始受報,到報盡為止,跨越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經過千萬億劫,無窮久遠的時間。關於這一點,請參考下一段的說明。

貳、
小善行得小福報,大善行得大福報
小惡行得小惡報,大惡行得大惡報

茲分別討論如後:

一、「小善行得小福報,大善行得大福報」

說明:

1.        「小的善行得到小的福報。」小的福報程度輕,賺小錢、享小名、做小官或小主管、生活小康;小的福報時間短,也許數日、或數月、或數年、或二三十年就享盡。「大的善行得到大的福報。」大的福報程度重,賺大錢、享大名、做大官或大企業家, 甚至做國王做總統,生活優裕;大的福報時問長,也許一生、或十生、百生,甚至百千劫之久才能享盡福報。

2.        因為這個緣故,若有人過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善行,他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開始享受福報,一直繼續到這一生,甚至到未來世才能享受完畢。在沒享完前,是沒有誰有權利可以輕易剝奪他應享的福報的。

佛經中有關的經文:

一、佛說護淨經說:「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意思是說持齋一日,可以得到六十萬世不受飢餓的福報。

二、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說:「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 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又說:「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啞, 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軟言慰喻……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三、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 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

四、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四品:「歸依地藏菩薩……,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 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

舉例:

一、佛說諸德福田經記載:「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名叫波拘盧。久遠的過去世以前, 曾遇僧人舉辦弘揚佛法大會。他聽後無比歡欣,拿呵梨勒果供奉眾僧。由此功德,命終昇天享福。下生人間都出生在尊貴的家;端正雄偉,超絕群倫,九十一劫之久,未曾生病,此生仍有餘福,遇佛出家修道。」

二、賢愚經記載:「佛世時有一位金財比丘,往世為貧人,拾柴賣活。某日遇到毗婆尸佛,他將賣柴所得的錢,歡喜而恭敬的布施佛和僧。由於這功德,使他享受九十一劫的福報,金錢財寶無窮盡。此世仍享同樣的富報,並且遇佛出家修道,得阿羅漢果。」

二、「小惡行得小惡報,六惡行得大惡報」

說明:

1.        「小的惡行得到小的惡報。」小的惡報程度輕,得小病、遭小挫折、勞苦而收入微薄、貧窮而低賤;小的惡報時間短,也許數日或數月、或數年、或二三十年就報盡。「大的惡行得到大的惡報。」大的惡報程度重,或得大病、惡疾、短命、橫死,或遭大挫折,或生而盲聾啞、身體殘廢,或生而為乞、飢寒交迫。大的惡報時間長,也許一生、或十生、百生、十生,甚至百千劫之久才能受盡惡報。

2.        因為這個緣故,若有人過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惡行,他很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開始接受惡報,一直繼續到這一生,甚至到未來世才能受報完畢。在沒有受報完畢前,沒有誰有權利可以輕易免除他應受的惡報。

佛經的經文:

˙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三品說:「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       賢愚經貧女難陀品記載:「佛弟子中有一位難陀比丘尼,原本是貧女。她往世生於迦葉佛時代,有一次,與某位已經證得阿那含果位的貧女爭著供養佛僧。」佛先接受貧女的請求,難陀看不起貧女,向佛說:「世尊為什麼不受我的供養,卻先答應那位乞丐的請求呢?」由於辱罵有修行的人為乞丐之罪業,受到五百世出生在乞丐家的惡報。」

參、善惡不能輕易互相抵銷

1.      「善業與惡業不能輕易互相抵銷;須有相當的條件才可相抵。」這是維持因果律公平的一個重要原則。善惡能相抵銷時,「抵銷」只是一種表面上看到的現象,實際上應稱為「轉業」較正確。「轉業」是指「原有的福報,因作惡而發生轉變」;或者是「原有的惡報,因懺悔、止惡、行善、念佛而發生轉變。」這時被轉變的業報,或者由重轉輕、由輕轉無;或者現報轉為後報、後報變為現報;或者根本斷滅,或暫時中止而隱伏,以後遇緣仍會再發。情形複雜,無法一概而論,也不是簡單幾句話可 以說得明白。

2.      這一個特性與世俗上的情形大不相同。世上有錢、有地位、有勢力的人犯了罪, 只須花大筆錢,買通貪官污吏,就可免除應受的刑罰。但天地大公無私,因果律之前,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善惡不能隨便抵銷,有錢有勢者做了惡業,無法用金錢改做善事以求抵銷應受的惡業。否則有錢勢的人,大可有恃無恐,做盡傷天害理的事,然後花錢做做善事,就可消災,免受惡報,如此一來那有公平可言。

3.      不過,佛出世的目的,是為了拯救眾生出離苦海,當然也慈悲的替未信佛法、不明因果、犯下大惡重罪的人,指引了一條悔過向善的路。因此在符合相當條件之下,業報可以轉變。如此一來,受到惡報、陷於痛苦絕境的人,也有了一線希望。

 

肆、因緣會合才產生果報

1.      行善得福報,行惡得苦報。行善是「因」,福報是「果」;行惡是「因」,苦報是「果」。 「因能生果,果必有因」是一定的道理。

2.      但是有了「因」後,還須要「緣」來會合促發,才能產生「果」。「因」譬如種子, 「緣」譬如土壤、水分、空氣、日光,這些都具備而且含合之後,粒子就發芽、成長而結出果實。若缺乏緣的配合,種子仍是種子,不會自己變成果實。不過種子仍舊在,只要有一天,「緣」來促成,仍可成長而結果。

3.      由於因緣會合才能產生果報,所以先造的因不一定先產生果報;後造的因不一定後產生果報;現在造的因也不一定今生就產生果報。

4.      一般人多因看不見今生的現報,就否定因果報應的存在。其實,佛經上早就告訴我們:縱使經過百千劫那麼久的時間,所做的善業惡業是不會消失的,只要因緣會遇,還是會產生果報,由自己來承擔。

 

伍、複雜而隱微的特性

1.      因果律絕對公平,因此必定複雜而不簡單,非以三言兩語解說明白;因果通於三世,因此常常隱微而不明顯,難以輕易窺見全部的真相。

2.      由於因果通於三世,往往一件福報或惡報,從開始到結束,跨越了過去世、現在世到未來世的長久時間,只有佛的智慧與神通才能徹底瞭解它的來龍去脈,我們凡夫 是無法知道過去世與未來世的事情的。

3.      因果報應有時隱微難測,就如浮於海上的冰山,我們只看見露出水面的部分,至於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有多大則不得而知。也許它只露出小小的一角,水面下的部分卻巨大無比。無知的開船人,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理會聰明人的經驗與勸告,見到水山只是小小的,就盲目的將船開過去,結果難免船破人亡,後悔莫及。

4.      不明因果的人也有同樣的情形,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佛陀的佛眼觀察出來的因果法則他全沒聽過;不信因果的人,則雖聽過卻因沒有深入瞭解而無法相信。於是自己整日循著因果律的軌道前進,卻不會善用因果法則以求趨吉避凶,掌握命運。結果難免遭受苦報,甚至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中,久年悽慘過日,無有出期,豈不可憐,又復可嘆!

5.      雖然往世與來世的事我們無法得知,使得因果報應常常隱微難測,好在有些情形,在這一生行善這一生就得到福報,這一世做惡這一世就受到惡報。而且其中不少的例子裡面,有很明顯的證據,以示出確實是因某一善行才得到某一福報,因某一惡行才得到某一惡報。我們藉著這些事例,得以間接印證佛說的三世因果規律,的確真實不虛。

------------------------------------------------------------

◎好人行善為何不見好報

一、

1.      既然善有善報,為何有不少的好人,甚至努力行善的人,仍然遭遇挫折、災難與病苦,坎坷度日,無可奈何?

2.      前面一章說到因果通於三世的道理,大家一定瞭解:不管什麼人,遭遇挫折、災難與痛苦,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惡業,如今正在受報所致。這時他努力行善,以求旋轉逆境改變命運,可能的結果有四種:

3.      各種條件未能配合,以致善行不能轉變業報。這時他當然必須繼續接受應受的惡報,直至報盡為止。「或許要到幾年、幾十年後,或者到死為止才報盡,或者未來世仍繼續受報。」

4.      所謂各種條件未能配合是指:缺乏真誠發自內心的「慈悲心、寬容心、懺悔心、行善之心」以及不能力行十善或雖行而善行累積不夠。

 

二、

1.       雖然各種條件配合很好,善行可以轉變惡報,使它由長期變為較短期,但因往世所做惡業太重、應受的惡報期間很久,目前行善雖可得到福報,但仍嫌不足,福報與惡報力量懸殊,善不敵惡,轉變了一部分業報後,仍有很多未能轉變掉的惡報,必須繼續接受,直到報完為止。〔或許要到幾年、幾十年後,或到死,或到未來世才能報完。〕假如今生至死仍無法受報完畢,當然今生就永遠難以脫離困境,只有期待來世了。

2.       譬如得了癌症,本應受劇烈痛苦折磨半年才死,並且耗盡錢財,連累子孫;行善的結果雖不能使他康復或減輕痛苦.但是卻使他提早四個月就死亡,使他得以減免了 最後四個月的劇烈痛苦,並且節省了大筆醫藥費。以上的情形,表面上看來行善似乎沒有用,病人的癌症沒有治好,還是死了,實際上行善的結果使他獲得不小的好處,只因為因果律隱微難測的特性,使我們不能明白事實的真相罷了。

 

三、

˙       各種條件配合很好,行善的結果,已經使原本較重的惡報,轉變為較輕的惡報;但因為表面上看來仍在受惡報的折磨,遂使人誤以為行善沒有功效。譬如大腸癌開刀後復發,原本應受劇烈病苦折磨半年而死;由於平日行善積德的緣故,使他的痛苦程度比類似的患者輕很多,表面上苦報並未免除,實際上是減輕了。 癌症患者確實有藉由努力懺悔、念佛、行善而完全康復的例子,因此上面所做的比喻雖然只是假設用來做說明,它當然也有可能存在。

四、

˙       各種條件配合很好,應受的惡報又不很重,或者即將受報完畢。行善的結果, 到這一生的某個時期,善行累積夠多了,於是福報的機緣成熟,惡報結束,逆境轉順,疾病康復,雨過天晴,行善的功效,於焉大顯,慶快生平。

五、

˙       此外有一種情形較為特殊,就是行善以及修行的好人,原本應於未來世承受的重大苦報,會因他的努力行善修行,轉變為較輕的苦報,而提早於現在受報。這種 情形,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作好事沒好報,其才正好相反,因為行善修行使他獲得大利益,使重報轉變為輕報,只不過提早於現在受報而了債。

由上可見,努力行善而能於今生就得到明顯效果的只有第四種情形。而我們所看到許多好人或努力行善的人,命運坎坷,無法改善,除了第五外都是屬於前面二種情形。這就好比你的附近搬來一位新鄰居,你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只見他很努力工作,收入也很可觀,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及不正當的浪費,但是搬來這兒住了大半輩子,他們沒有一點存錢,遇到急難,還須向人伸子借貸,令人莫名其妙。但是當您獲知他未搬來這裹以前,欠人一筆極大的債務,必須隨賺隨還,抵銷欠債,不能稍有延誤,這時謎底就揭開了。

如上面所說「行善、修行的好人,由於正在承受過去世作惡應受的惡報而病苦、受災難,以致於看不到行善應有的善報,其實他們的苦雖已因善行而減輕、減短,但是自己卻不知道」的情形,今舉二例為證:

例一、

1.       現果隨錄上記載:麻城有姓王的某人,吃素持齋,經過三年,某日身上忽然長了難治的惡瘡,對於持齋起了退悔的心。他的朋友安慰他:「你是持齋的人,佛與天神必會保估你。」王答說:「我已持齋三年,卻得此惡報,持齋還有好處嗎?」 朋友說:「你既然認為所持的齋沒有用,可否把它賣給我?」王某問他怎樣賣法,朋友告訴他,每持齋一天一分錢計算,吃素三年共可賣銀錢十兩八錢。王某很高興,立即寫了收據拿了錢,把持齋吃素的功德賣給朋友,打算次日就要吃肉破戒。不料當晚夢到二個鬼來責罵他:「本來十個月前你就該死了,因為你持齊修行,所以能延命到現在。你既賣去持齋功德,算起來反而讓你活過頭了。」說罷立即要捉他走。姓王的哀求鬼卒暫且寬容,延緩一天,願意將錢退還,恢復吃素持長齋。明日,找到他朋友,說明原委,想討回賣齋的收據,朋友說昨天回家就在佛前用火焚化了。王後悔不已,當天果然死了。

2.       王某人本來十個月前就應死亡,因持齋修善的功德,使死亡的重報,轉變為較輕的、只生惡瘡的苦報。卻因他的賣齋立即死亡,而彰顯了其中的因果轉變情形,足以為本章所述因果原理作最好的印證。


例二、

˙       印光大師文鈔全集引述了一件唐朝玄奘法師記錄下來的事: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國(1)。某一年身患惡病,痛苦極為慘烈,無法忍受,正想自殺以求解脫時,忽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指示他:「你在久遠劫前,作過多次國王,做了許多迫害惱亂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稱為惡道〕,長久受大苦報,由於你宏揚佛法的緣故,得以免除將來的地獄大苦報,將它轉變成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要忍受。再過三年,有位大唐國僧人名玄奘,會到此拜你為師,求受佛法。」戒賢法師於是強忍病苦,力行懺悔,經過很久,終於康復。過了三年,玄奘法師果然來拜師求法。戒賢法師叫弟子述說病苦的情形,徒弟邊說邊哭,可見病苦的慘狀。若非菩薩指明往世因果,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大有修行的得道高僧,尚且得到這樣的慘病,佛法有什麼靈感和利益呢?其實這全是往世業因,以及轉「後報重報」成為「現報輕報」的緣故。

 

壞人作惡為何不見惡報

壹、    

1.       既然惡有惡報,為何有不少壞人,甚至無惡不做的人,仍然升官發財,輝煌騰達,事事如意,令人羨慕?

2.       由於因果通於三世,因此不管什麼人,今世做大官、賺大錢、享大名,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大善行,如今正在享受福報所致。這時他不修善而為非作歹,可能的結果 有四種:

一、

若善惡不能互相抵銷,他當然可以繼續享受他應享的福報,繼續升官到他所應得的職位為止,或繼續賺大錢,如他所應得的。直到福報享盡時,才會開始遭受為惡所應得的惡報。這個時間或許在幾年、幾十年後,或許到死為止,或許未來世仍繼續享受他未享完的福報。

 

二、

若其福報因作惡而發生轉變,但因往世所做的善行非常大,應享的福報期間非常長久,目前雖然作惡應受惡報,但比起福報的力量仍差很多。既使作惡轉變了一部分福報,但還有很多剩餘的福報,讓他一直到死也享受不完。如此一來,這一生中,他永遠過著好日子,當然看不出為惡所應得的下場。

 

三、

不斷作惡的結果,使原本很大的福報,減為比較輕的福報,但因表面上看來仍在享受福報,過著好日子,遂使人誤以為作壞事不會有惡報。

 

四、

應享的福報即將享受完畢,做壞事到某個程度,累積得夠多了,於是惡報的機緣成熟,福報結束,開始嚐到為惡的苦果,過著淒慘的日子,甚至得到惡疾、遭橫禍而死,後悔莫及。

 

壹、    

由上可知: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為非作歹,卻仍舊能步步高陞、錢財滾滾、得意非常,都是屬於前面第一、二、三的情形。

1.       這就好比你家附近搬來一位陌生的新鄰居,他並沒有從事任何正當或不正當的、可以賺錢的行業,可是卻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錢財之多總是花不完,令人其名其妙。但是當您穫知他未搬來以前,在銀行有一筆鉅大無比的存款,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2.       但如有一天,你這位鄰居參加民問儲蓄會,把會款標走後就賴帳不按期交會款,被告到法院,法官當然判決他敗訴,必須還款。但絕不會判決沒收他的全部銀行存款,因為這樣做不僅有失公正,而且荒唐可笑。同理,一個正在享受大福報的人,若是作惡,頂多只是轉變掉一部分的福報,絕不會將其巨大的福報一筆鉤消,剝奪他應享的權利,因為因果律是極其公平的。

3.       像這種由於正在享受福報。以致於他雖然作了大惡業也沒看到他受惡報的事,在佛經裡有一個最好的例子。 雜譬喻經說: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叫阿舍世王。某日,一位以殺生業的屠夫 前往見國王,並請王答應他一個請求,王問他有何願望,他說:「國王您每遇節日需要屠殺畜生時,請全部賜給我包辨。」王說:「殺生的事,很少人樂意替別人做,為什麼你卻那麼喜歡?」屠夫答以:「我往世曾做貧窮人,幸好靠殺羊得以度日,又因殺羊之故,死後生到四天王天(2),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出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生天上。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都從事屠羊的工作,使我每次死後都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無量的快樂,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屠羊既然有這麼大的好處,因此向國王提出請求。」王問:「就算真如你所說的,但你怎麼知道的呢?」

4.       屠夫答:「因為我具有能知宿命的能力,可以知道往世的事。」王不相信,認為他說謊,因為像屠夫這麼下賤而毫無修行的人,怎麼有能力知道宿命?國王疑惑不解,便去向佛請教。佛答:「屠夫所說全都真實,並非說謊。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那時很歡喜、很恭敬、很專心的瞻仰辟支佛(3)莊嚴的容貌,善心隨生,由於這一功德, 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功德,造作於前,福報先成熟,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但機緣尚未成熟,所以不見他受報。等此生命終,福報享盡,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接著無數次出生為羊,一一償還命債。

5.       這位屠夫,知宿命的能力很淺,只知過去世六世殺羊生天的事, 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他便無法得知,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的原因。」阿舍世王至此恍然大悟。 (資料來源: http://www.163.idv.tw/result.htm)

 (1)_四天

 

天竺國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天竺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四大帝國: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西遊記》中天竺國距離大唐長安約二千里,是一個佛教意思濃郁的西方大國;當時國王為怡宗皇帝,在位已28年,年號靖宴。

目錄:1. 簡介 2.名字來歷 3.天竺熬糖法進入中國 4.《西遊記》中的天竺國

 

1 天竺國 -簡介


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天竺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四大帝國: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對音)《山海經》記載「西方有身毒國」。漢書記載「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一名身毒」。唐初統稱為天竺。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才正名為印度。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人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並有許多發明,例如阿拉伯數字、國際象棋、甘蔗製糖法等。近代印度陷於政治動蕩,一九四七年獲得獨立,但分離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社會中曾經存在過嚴格的階級制度,即「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個階級。除此之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階不屬於這四種種姓階級的賤民。當時種姓間不得通婚,違者處罰相當嚴重,甚至可能處死。儘管如今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因「種姓制度」千年來根植於印度教的信仰中,除非拋棄信仰,否則低階種姓終其一生都受其教義的束縛。

 

2 天竺國 -名字來歷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經,首創根據 Indu 讀音正名為「印度」,「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天竺,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Sindhu ->Hindu->身毒、天竺。Hindu->Indu->印度。總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來自Sindhu

 

3 天竺國 -天竺熬糖法進入中國

古印度(天竺)的中部,有一個叫摩揭陀的大國,管轄方圓900里的地方,面積較大。但是這裡土地肥沃,適合種莊稼。出產的稻米,顆粒碩大,被稱為「大人米」。這裡還出產甘蔗,所熬得糖色味俱佳。起初,摩揭陀和唐朝間接交往,雙方已有一些了解。貞觀23年(649年),該國的國王派使者帶著禮物到長安獻給唐太宗,兩國聯繫從此更加密切。唐太宗聽說摩揭陀熬糖技術高超,便派人專門去學。學成的人回來以後,唐太宗令揚州官員送來甘蔗進行試驗。試驗非常成功,熬制出來的糖質量很高。從此,天竺熬糖法便在中國推廣開來。

 

4 天竺國 -《西遊記》中的天竺國

是一個佛教氛圍濃郁的西方大國,也是佛祖及其弟子早年傳教的大本營;東距大唐長安約二千里,當時的CEO為怡宗

《西遊記》的天竺公主

皇帝,在位已28年,年號靖宴。自太祖太宗傳到他,約五百餘年;怡宗皇帝愛山水花卉,膝下愛女,年方二十,容顏俱佳,品貌雙全;隨皇帝、后妃在御花園月夜賞玩,惹動一個玉兔精,把她攝去,扔在布金禪寺,被囚禁了2年;公主歷經千辛萬苦,白天裝瘋作傻、夜深人靜時思量父母凄涼的啼哭,幸遇唐僧和孫悟空,趕走玉兔精化身的假公主,把她救回皇城。

(資料來源http://www.twwiki.com/)

 

(2)_四天王天,

梵文 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佛教用語,是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層天,也是離世間最近的天,處於彌山犍陀羅山的四座山頂,它們分别是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 

簡介
  四天王天爲帝釋之外將,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個()住一山個()護一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其爲欲界六天中之第一天(佛教把世界分位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中輪回不已,有達到涅盤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輪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稱六欲天,爲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爲四天王及他們的隨從的住所)。佛教之世界觀中,於須彌山之第四層,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天王及其部眾各居其一,各鎮護一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四鎮,其居所則稱「四王天」。四天王即東面之持國天、南面之增長天、西面之廣目天、北面之多聞天。


  四位天王及手下八部鬼神眾,皆是佛弟子,發心護法,保護世間修行者。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兩天,是邪鬼神色力得增長之時,四大天王欲保護修行人,帶領天兵天將及護法諸鬼神,到四大洲巡查。


  四天王天的天人,是六欲天人中福報最小者。天人身長半由旬,壽命五百歲,有增有減。天上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世間五十年。  (來源於www.zwbk.org)

 

四天王天上天人﹕身長二十里(半由旬)

忉利天上天人﹕身長四十里(一由旬)

焰摩天上天人﹕身長八十里(二由旬)

兜率天上天人﹕身長一百六十里(四由旬)

樂無貢高天上天人﹕身長三百二十里(八由旬)

他化自在天上天人﹕身長六百四十里(十六由旬)

 

˙ 一般「未證聖果」的凡夫,於臨終時只有二種往生,一種是隨著生前所造的三業(善業、惡業、不動業)而投生三界內;一種是以生前所造的善業,配合願力而投生淨土。兜率淨土的地點就在地球外圍的欲界天中。欲界天是以地球為中心,由下往上有六層天,依次是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樂變化天6他化自在天兜率天或稱「兜率陀天」、「睹史多天,是第四層天。這一天界分內外院,外院是一般兜率天人的天宮;內院是「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目前居住和教導佛法之處,稱作「彌勒淨土」。

˙欲界第四層天之名,此天一晝夜,人間四百年,天壽四千歲,合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有內外二院,外院為天人所居,內院為補處菩薩的住處,補處菩薩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為彌勒菩薩的淨土。

 

三業_

 我們知道生煩惱就會造業,但是煩惱它是怎麼造業的呢?想要知道這個答案,我們首先要知道業的種類。

1.       業有哪些種類?這個大家都很清楚,有身業、口業、意業。這三業哪一個先呢?一定是先起心動念,然後才決定怎麼說、怎麼做,所以是先有意業,然後才發動身業、或者是口業,這個就是業的種類,有身、口、意三業。

2.       業的性質呢?業的性質,有善業、不善業、無記業。不善業,我們又稱為非福業。無記業是什麼意思呢?無記,就是無所記別的意思,沒有辦法把它歸到善性、或者是不善性這邊,無所記別,沒有辦法把它歸類,那只有自成一類,叫做無記。所以它不是屬於善性,也不是屬於不善性的,這一類我們就稱為無記業。

3.       善業,又分為有漏的善和無漏的善。有漏,就是有煩惱的意思,跟煩惱相應所造的善業,我們稱為有漏的善業,這就是凡夫造善業的時候,都是跟煩惱相應的,因為有我執的關係。我們前兩天都在說,因為有我見,才會生煩惱,所以一切煩惱的根本,就是因為有我見。為什麼有我見?因為有無明。凡夫因為有我見,所以他執著有一個「我」在行善,所以他一切的善都是屬於有漏的善,因為跟煩惱相應。那什麼是無漏善呢?就是不和煩惱相應的善業,他為什麼可以不和煩惱相應來造善業呢?就是因為他已經無我了,他已經沒有我見了,所以他造的一切善業,都是屬於無漏的善業。那是哪些人呢?阿羅漢、或者是菩薩,他們所造的善業都是屬於無漏的善業,因為已經證到無我了,能夠不生煩惱,所以他們所造的善業,就不跟煩惱相應,是屬於無漏的善業。這是善業,有有漏跟無漏的差別。

4.       凡夫的有漏善業,又再依三界眾生的不同,分為福業和不動業。什麼是福業呢?就是欲界眾生所造的善業,我們稱為福業。什麼是不動業呢?就是色界、無色界眾生所造的善業,我們稱為不動業。

5.       為什麼有福業跟不動業的差別呢?因為欲界眾生的果報是可以變動的,所以我們稱為福業。欲界眾生的果報是可以變動的,這什麼意思?譬如說,我現在在人道,我行善,本來行善的果報是生天,可是我在臨終的時候,我們知道臨終那一念是引業,會引我們到六道當中哪一道去投胎,因為你臨終的那一念,引你到畜生道,所以你這個福報就到畜生道去享受了,可能變成人家最愛的寵物、還是什麼,也是一樣受福報,可是它是可以變動的,那也可能到另外一道。你本來可以生天的果報,可能到其他的道,去把這個福報享用掉,所以它的果報是可以改變的,欲界眾生的果報是可以改變的。可是不動業的意思,就是色界跟無色界的眾生,他們所造下的有漏善業,應該投生在哪一界,就投生在哪一界,果報是不會變動的,所以叫做不動業。所以我們以後聽福業,我們就知道它指的是欲界眾生的有漏善,稱為福業;不動業,就是色界跟無色界眾生的有漏善業,我們就稱為不動業。這個就是凡夫有漏的善業,依三界的不同,分為福業和不動業。

6.       我們知道了業的種類,還有業的性質。那煩惱是怎麼造業的呢?雖然說只要生煩惱就會造業,有業就會輪迴,我們都知道,善業就生在三善趣,惡業就生在三惡趣,但是有差別,聖人和凡夫有差別,什麼樣的差別?我們知道初果已經破薩迦耶見了,已經沒有我見了,沒有我見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他現在造作善業或者是惡業,他不會繼續累積投生善趣或惡趣的那個引業,不會,因為他已經沒有我見,所以他造業的力量變得非常非常的微弱。造新業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微弱,是因為沒有我執的關係,所以力量那麼微弱的業力,不會引生到善趣或惡趣去受報,即使他是在造惡業的話,它也不會成為將來引生惡趣的果報,不會有這樣的引業。所以,我們說聖人跟凡夫,他們造同樣的業,但是會有差別。

7.       凡夫就不一樣,凡夫因為我執的力量非常強,所以他造惡業的話,就會引生惡趣。證初果以上的聖人,他如果還有過去的業沒有報的話,他還會繼續在六道當中輪迴,那是過去的業沒有報完的,他還一樣會投生在六道當中,只是說他證初果以上,他自從證了初果以後,開始所造的善惡業,不會成為引生善趣或惡趣的引業。我們剛才講過引業,就是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的,那個稱為引業,不會重新累積這樣的引業。這個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聖者跟凡夫的差別,一個有我見,一個沒有我見,他們造同樣的業,但是結果不一樣,所以我們這邊要特別說明這兩者的差別。

8.       凡夫因為他還有薩迦耶見的關係,那個我執很強,所以他會繼續地積集流轉生死的引業。如果他是因為我執生煩惱,造作殺盜婬妄等等的十不善業的話,他就是在積集流轉惡趣的非福業。如果凡夫他能夠行布施、持戒這些欲界的善法,就是在積集流轉欲界的福業。如果他能夠修色界、無色界的四禪八定的話,他就是在積集流轉色界、還有無色界的不動業。這就是煩惱是怎麼造業的,業就是這麼樣形成了,這個就是業形成的原因,是這麼來的。

9.       眾生因為追求不同的感受,所增長的業,我們稱為增長業。凡夫眾生都會為了追求不同的感受,他就有種種的增長業。追求不同的感受,一般都是追求樂受,喜歡打坐的,就是追求捨受。追求捨受跟追求樂受,它的結果也會不同,它所增長的業會不同,所以這個增長業,就是你每天造作的業,是增長你的非福業、還是福業、還是不動業,它就是有這些差別。為了追求樂受而增長的業,有非福業、福業、還有不動業;為了追求捨受而增長的業,就是有不動業這樣的差別。

˙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為了追求樂受而增長的業呢?它有兩種:

10.    第一種,是為了追求現世的快樂,就是一般的人,他為了享受色聲香味觸,這些五欲六塵所生的樂受,所以他造的種種不善業,就是在增長非福業;如果是為了來世的種種欲樂,所修集的一切善行,就是增長福業,就是我們說要行善、累積功德,這個都是增長福業,將來有種種的福報這樣而已。

11.    第二種,是由於修種種禪定所增長的業,這就是在積集生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天的不動業。就是說這一世你修止觀、修禪定,你所增長的業就是不動業,你如果現在活著的時候,現證初禪的話,你平常又修十善業,你死後就會生在初禪天;你生前如果證到二禪的境界,死後就會生在二禪天。所以你這一世因為修禪定的緣故,你在積集的增長業,就是屬於不動業。我們剛才講,色界跟無色界的業都是屬於不動業,果報是不會改變的,稱為不動業,所以你生前如果是修這些禪定所增長的業,我們就稱為不動業。看你是證到初禪、二禪、還是三禪,死後就是生在初禪、二禪、或者是三禪天,所以你積集的就是生色界初禪天、二禪天、或三禪天的不動業,這個就是增長這樣的業。

12.    什麼是為了追求捨受而增長的不動業呢?這個就是活著的時候,他已經對欲界的五欲六塵,可以捨離貪著,就是他對世間的這種已經不再貪愛了,對五欲六塵種種享受的境界,他已經捨離了貪愛,對於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所生的樂受也心生厭患。因為我們知道,證得初禪會有喜樂,二禪是大喜,三禪是大樂,所以初禪、二禪、三禪都能夠讓我們生起喜樂的感受。可是有的修禪定的修行人,他就不再眷戀、不再耽著這種禪悅,因為禪定所生起來的那個喜樂,他再把它捨棄,一心一意追求希望能夠達到捨受,所以他這樣的修習,就是在積集生色界四禪天。我們知道四禪天就是捨念清淨,從色界四禪開始都是跟捨受相應的,包含了無色界的四空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的四空定也全部都是跟捨受相應。所以他生前修禪定,如果他追求的目標是捨受的話,不再耽著在喜樂當中,一心一意只追求這個捨受,他就會生在色界的四禪天、或者無色界的四空天,所以他有生之年所積集的是什麼增長業呢?就是生色界四禪天、或者無色界四空天的不動業,他就是增長這樣的業。

˙我們以上所說,就是有關業的內容,到這邊剛好一個段落。

˙我們從下一堂開始,就介紹從死亡中陰身,一直到投生的這整個過程,因為這個內容非常的長,我們沒有辦法在今天把它介紹完畢,所以我們就打算從下一堂課開始,詳細介紹死亡臨終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一個景象;進入中陰身之後,一直到投生,這整個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景象,我們下一堂再詳細說明,今天就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來源;中士道 6 業的種類、形成之因 )

 

 

(3)_聲聞乘、緣覺乘(辟支佛)、菩薩、佛

聲聞乘: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

無論在佛陀時,或佛陀前或佛陀後,若是不聞思修佛法而證悟苦集滅道,四聖諦或十二因緣的覺者,就通稱為辟支佛。佛陀曾預言提婆達多將會成為辟支佛,故不是沒佛印證就稱為辟支佛的。另外,稱得佛就是究竟,只是辟支佛不會對人說法,因此也叫獨覺佛,或緣覺佛,就是獨自覺悟的佛,而緣覺更指明是覺悟十二緣起。巴利是paccekabuddha, 梵文是praccekabuddha,漢譯音譯的是辟支佛,意譯就是緣覺佛或獨覺佛。

聲聞是指因聞佛陀的教法而證果的聖者。這詞的出現是在大乘佛教興起後,距佛滅五百年後才在大乘經典中出現。距佛滅二百年的巴利聖典則沒有這詞。大乘佛教興起後,將聖者分為三類,以不同證悟方法來分別,緣覺乘,及佛乘,緣覺乘就是辟支佛,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而佛乘的最高果位是成佛。以佛乘行者自居的,貶低辟支乘及聲聞乘,但到妙法連華經出現後,將三乘統歸為一佛乘,說明三乘的說法只是方便法,無論那一乘都是一佛乘。如臂喻品第三,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以是方便,為說三乘,令諸眾生,知三界苦,開示演說,出世間道。

阿羅漢,巴利語及梵語都是arahan,原意是應供,殺賊及不生為後期的演譯。大乘佛教興起後,將阿羅漢貶低,視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菩薩及佛果在其上。但大家不敢將佛陀的十號改變,佛陀的十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南傳佛教的佛陀只有九號,少了如來。十號中沒有菩薩這稱號,卻有應供,即阿羅漢這稱號,因此,阿羅漢是聖者,菩薩只是準聖者,未入聖位。

阿羅漢是第四果,即貪瞋痴熄滅,不再輪迴。前三果是初果的入流果,二果的一還果,三果的不還果。

◎世尊,別有十號,總稱世尊。因具十號之德,為世尊崇,故稱世尊。此依大論,十號者: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1. 如來:諸法一如為如,不來而來為來,此曰性體表德;
  2. 應供:堪應人天供養,此曰大悲大願表德;
  3. 正遍知:知一切法,即假即空,莫非中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無偏無倚,寂照同時為正;三諦理智,圓融無礙,智周沙界,鑒徹微塵為遍;此曰寂照同時表德;
  4. 明行足:有二說,大涅槃經說:明者得無量善果(指阿耨菩提),行足者、能行之足(指戒慧并攝定),謂得無上菩提,由乘戒慧之足,此曰修因剋果表德;大論說:明,即宿命、天眼、漏盡、三明,行,指身口意三業,唯佛三明之行具足,此曰義以神通表德;
  5. 善逝:猶言好去,謂入無餘涅槃,所謂生滅滅己,寂滅現前也,此曰斷證表德;
  6. 世間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無不了解,此曰後得智表德;
  7. 無上士:十法界中佛最上,此曰即位表德;
  8. 調御丈夫:或以柔軟語、或以苦切語, 善能調御丈夫(無論男女僧俗、如欲遠塵離垢,非具有大丈夫氣概,果決堅定之心志不可,如是之人,唯佛能調伏而駕御之),使入佛道,此曰教主表德;
  9. 天人師:為人天之師範,譬如日光遍照,無不蒙益,此曰普利表德;
  10.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佛陀耶,此曰究竟果表德;世尊:為十號之總稱,佛為三界之尊,故稱世尊。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       「如來」這兩個字:「如」是無所不知,「來」就是無所不來。佛法的本體是如,佛法的用就是來;佛的體如如不動,來而不來,那麼到什麼地方去呢?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不到我這兒來,也不到你那兒去;是在你那兒,也在我這兒,這就是如來。

˙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最初佛有多少個名號呢?最初每尊佛有一萬個名號,以後才把它減少,因為一般人記不得那麼多,於是就縮減到每尊佛一千個名字,但是,一千個還是使人記不了,因此就再減到每尊佛一百個不同的名字,儘管如此,眾生仍然很難記得,於是乎又縮到十個,這十個名號,也正是每一個佛的通號。第一個名字是「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就是成佛了;第二個是「應供」,意思是應當受人天的供養;第三叫「正遍知」;第四是「名行足」;第五叫「善逝世間解」;第六叫「無上士」;第七是「調御丈夫」;第八「天人師」;第九「佛」;第十是「世尊」,每一位佛都有這十種名號。

摘錄自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淺釋          (來源:萬法唯心 - Impermanence - Credits & Terms)

 

一般稱呼「聲聞、辟支佛」為二乘,稱「菩薩、佛」為大乘,究竟阿羅漢、辟支佛與佛在解脫上有沒有差別呢?
一、只有諸佛離三種障礙: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名為無礙解脫_

1.       《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云: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2.       《十住毘婆沙論》回答:如果問到聲聞、緣覺跟佛的解脫有沒有差別的話,這應該要分別說。如果是針對「煩惱障」來說的話,因為聲聞、阿羅漢是斷盡煩惱,辟支佛也是斷盡煩惱,佛也是斷盡煩惱;且入了無餘涅槃,都是無相,所以這三者沒有什麼差別。

3.       可是,除了「煩惱障」以外,還有「禪定障」、「一切法障」。從這一點來看,聲聞、緣覺跟佛比起來就有差別了。諸佛得到甚深禪定,沒有禪定的障礙;也徹底證悟眾生空、法空,對我的執著、對一切法的障礙,佛都徹底解脫了,這不是二乘所能比擬的!

4.       有關「煩惱障、禪定障、一切法障」,《十住毘婆沙論》卷11(大正2683a24-b3的引文更詳細: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名無礙解脫。

5.       無礙解脫有三種:一、於煩惱障礙解脫。二、於定障礙解脫。三、於一切法障礙解脫。
阿羅漢有兩類:一是慧解脫阿羅漢,另一是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可以離煩惱障;共解脫阿羅漢就是俱解脫阿羅漢。依嚴格的定義來講,俱解脫阿羅漢是具足滅盡定的阿羅漢,他已經是到達最高的定了,不會再有禪定的障礙了。慧解脫阿羅漢,如只有得未到定的話,他對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些禪定還是會有所障礙的。

6.       俱解脫阿羅漢與辟支佛可以解脫「煩惱障」和「禪定障」;唯有諸佛具足三解脫。從「解脫煩惱障」,不再來世間輪迴、不受後有來看,聲聞、辟支佛跟佛三者是平等的;但從「解脫一切法障」和度眾生等功德來說,聲聞、辟支佛跟佛,當然還是有差別的。

7.       聲聞與佛的差異,也有用「涅槃」和「無上菩提」這兩個語詞來區分。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心經》也有這句話:「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是三乘所共通的,無上菩提則是大乘所特有的,這是兩者的不同。

 

二、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佛的種種功德,皆勝於二乘_

另外,《大品般若經》也提到聲聞、辟支佛與佛之間的差異。如《大品般若經》卷1〈習應品第3(大正8222 a10-15云:

1.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

2.       聲聞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請問釋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辟支佛智慧,還有佛智慧,這些聖者的智慧無有差別,因為他們都不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違背無生性空,則無有別異。在舍利弗看來,這些聖者都是得到解脫的,都是至少體悟到眾生空(我空),應該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嘛!為何世尊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這句話,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來說非常地敏感。他說二乘與佛的智慧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麼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一天,就能夠超過這些二乘人呢?佛回答如下(大正8222 a15-20

3.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4.       這裡的所說的「道慧」是菩薩的智慧,就是道智,或稱道種智。《大品般若經三慧品》中提到:聲聞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智」或是「道種智」,這裡稱為「道慧」;佛的智慧就稱為「一切種智」。

5.       聲聞的智慧,通常著重在「共相」──諸法共相,如:無常、空、無我。菩薩的道智,因為他度化無量的眾生,所以他知道各種不同的善巧,對於「別相」,他也必須要瞭解,他要有各種不同的善巧方便。

6.       所以佛就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的時候,欲以道慧利益一切眾生,將來還要得佛的一切種智,來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請問你們這些聲聞、辟支佛,你有這個道慧嗎?你有發願想要度化一切眾生嗎?你有想要知道一切法性空嗎?」舍利弗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7.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 a20-26又云:「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8.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9.       佛又問:「各位聲聞、辟支佛,你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想要度一切眾生,讓所有的眾生都得無餘涅槃呢?」舍利弗也只好老實地說:「不也!世尊!」

10.    《大品般若經》(大正8222a26-b2又云:「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11.    佛又問:「你們二乘人有沒有發願要成就眾生,要莊嚴佛國土呢?」在原始佛教比較著重在有情的解脫,就是度化眾生;對於成就佛國,建設莊嚴的佛世界,比較少談,大乘則提到比較多。
佛又問:「你們有沒有發願想要具足佛的種種功德呢?想不想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這些都是佛的功德。發願要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而不只是度一兩個。因為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修集佛的種種功德,二乘人樣樣都沒有,所以只好乖乖地承認,二乘的智慧不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一天。

 

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

關於二乘智慧與佛智慧之比較,《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0c26-321a4對此有一段解說:

1.       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2.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3.       舍利弗主要是著重在智慧的體性上,著重的是在斷煩惱、出離三界、得解脫的這部分,所以主張三乘智慧沒有差別。

4.       接著《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22a8-14又說:以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5.       雖然舍利弗認為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聖者,都是同樣得解脫,那應該是跟諸佛菩薩智慧相等,可是佛不認同。佛的回答是著重在聲聞有沒有悲願要度化眾生,有沒有想要瞭解一切法空,有沒有發願要圓滿佛的一切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以智慧來看,一個是「般若慧」,一個是「方便慧」。舍利弗覺得三乘是共通的,他著重在我空、般若空這方面;但是佛比較強調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了知種種別相,這當然是勝過二乘的。

6.       《大智度論》這裡打了一個比喻:「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理解到的都是「空」,雖然「質」一樣,可是「量」不同。「毛孔空」跟「太虛空」,在印順導師的著作中經常引用到。(來源於智廣學佛會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