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遠求

文選13-19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一、

1.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2.      大人者_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敲門叩關在師父,啟關開竅在個人,

竅妙心明師指,成仙作佛用功夫。

得道得其心,明理明其心,

修道修其心,行道行其心。

心者道也,道者玄關心竅,

心者一身之主,萬象之宗

仙作佛惟於玄竅妙心用功夫也。

在者一人在土中,坐者二人守土,解開其中意,便是未來祖。

        大自然就在我們眼前,在我們的鼻頭尖,我們就生活在大自然中,我們和大自然無分無別,一切都在當下,只是我們認不出來。認出來的便是道,成道就是清醒的活在大自然中。

˙       呂祖說:「一二三四五,二人守土,解開其中意,便是西來祖。中央戊己土,二人守土,你一竅通百竅通。萬法不離自性,迴光返照,返躬自省,合乎大自然。這是內功真人靜坐。

˙       老師說:「何謂真人靜坐?坐者──二人守土,中央戊己土;那兩個人?真人、假人;何時坐?二六時中。真人、假人守土,允執中,保持心中平靜,這不是一般的參禪打坐。」

3.      菩薩道_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01.

4.      心淨則佛土.人生無常,唯有修菩薩道方能得佛身證佛果、了脫生死煩惱.02

5.      唯有忘了「假我」,捨棄「我」的所有,把一切慾望和執著都將之拋棄,才能解脫苦惱. 凡立身行道,卽當為法忘軀.12

二、

1.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人心危難測,道心微昧難明,應該精誠專一,誠實地執行大中至正之道.《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無畔矣夫!」博文(博學於文_惟精)為約禮(約之以禮_惟一)的功夫,『禮』字就是『理』字,『理』表露出來可以看到時,就叫做『文』;『文』在隱微看不到時就叫做『理』.『文』『理』本是同一東西.約禮』就是要這心只剩下一個純淨的天理,要使這心成純正的天理,就必須要在『理』顯露出來的地方下功夫_行住坐臥.

2.      五十居中屬土,統四端(仁義禮智)兼萬善,為性心之本體,「信」實之大用.此理之所以無所不理,各得其理,其體至虛故萬殊在於一本.用至神,故本能應萬殊.至虛則一無所有,而無所不有.至神則淡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3.      天理者,萬物統體之.人性者,物各具之天也.此性寓於一身之中,謂之隱.超乎有形之外,謂之費.卷之則退藏於密,小而無內,此明德至善之隱也,澈內澈.放之彌六合,大而無外,此明德至善之費也.

4.      本然之性,賦於有生之初,來自理天,理本一致,故修此性,聖凡同歸.氣質之性,於有生之後,來自氣天.氣有浮升降,星有吉凶善惡,而人生之智愚賢否、壽窮通,亦因而萬有不齊.囿於氣者,為凡庸之俗流.於理者,為聖賢之嫡派.此聖人之道,所以不五行,超出三界也。

5.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以論語以不知不為君子.中庸以不知不悔為聖人.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