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講義目次

14-00-01

大雅講義 網http://www.jackwts.tw/

石朝忠點傳師 主講 (本講義小字體謹供參考)  n1.3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講義

課程

摘要

 

01

02

講師恭金剛經前的幾點體悟(),()

  修道修「心」,增長「般若」。

[:空理,密言,出世法。]  自性:必須自度、自悟、自覺、自修、自證】。 [:玄理,直言。]

  文字性空,文以載道,文非道;以文釋道,本以離道。

[:信理,證言,入世法] _ 不能離開人生,要關懷人生。

03

,

04

法會因由分第1

(),()

序分

如是我聞,即天命之謂性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已,還至本處,飯食,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離相為宗,無住為體,空理為本,斷疑生信)

05

善現啟請分第2

求道分

實相的啟發

金剛經四句

何應住何降伏其心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其心

_ (無)多羅(上)(正)(等)(正)菩提(覺)(道心)

06

大乘正宗分第3

「修道分」

離相是內聖之基降心之法,息自性眾生相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十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07

妙行無住分第4

「行道分」

無住是外王之本布施之理,滅他性眾生相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塵相:色、聲、香、味、觸、法。    

真經只是顯自性,主要目的性藏真經。

08

如理實現分第5

「體;天賦」

實相與相的截然分判空理為本,斷疑生信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道真人真一切真,道真人假一切假。 

有形的生命要尊重,無形的靈性要肯定。

轉念、回頭、頓悟、放下。

09

正信希有分第6

「持戒修福」

法本無法,以法引心借法悟性性悟法捨

『當知是人,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何況非法』。

10

無得無說分第7

「覺;悟」

道本無言,理只是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無得 破我執法執 修道 恢復本來面目

無說 破言說文字障 行道 盡我本來天賦

11

依法出生分第8

「無為法;受持」

自性自度,歸根復命,往生極樂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多羅三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內不生四相,實相自見。 外不住六塵相,福德性自生。

12

一相無相分9

「無住除

自性的實相般若實相

賢果不可.

修道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 行道是盡我天職本分而已。 覺行圓滿只是恢復本性而已。

【實無有法】佛法非佛法,佛果非佛果;乃是大乘意,三教心法所歸

13

莊嚴淨土分第10

「光明寂靜」

入理_ 借相;明理_ 去相。

聖果不可.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非相法,無形真性。  修道不求其效之同,求其盡心而已 _ .

佛土是我們本來故家園;如來是我們本來面目

14

無為福勝分第11

「為而不住」

自性是無為之體,無為是自性之用。

『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唯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無為之道乃天地之自然道;無為之理乃宇宙至柔理

受持四句:自覺自度的明路 為他人說:覺他度人的真意

15

尊重正教分第12

「解脫生死」

死是由生來決定。活得莊嚴,死得安樂。

『當知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彌勒祖師宏願加持,一指見性,見性成佛。

16

如法受持分第13

實相無相」

明師一指,自性本源。  珍貴稀有,光而透明。

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有名即假,有相即;一旦落入名相,便非般若妙法。  自性生般若,自心生菩提。

17

離相寂滅分14、(一)

「掃四相去三心」

滅除一切自性所無,常存一切自性所有。

天賦自性是無相之相(無文字、言說),是萬有的本體,我們的覺性

佛本無相,有相即,心虛空,焉能成佛。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8

離相寂滅分14、(二)

「忍辱」

智慧最難得,忍辱最難行。

忍辱非懦弱自卑,是行道救世上的大無畏力量;主在扶持正義維護真理。

相即是妄相,但一切相中卻有真空的實相在主宰。

19

持經功德分第15

「以口,以書」

拳拳服膺,慎終如始。  信心逆,篤守奉行。

『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一世勸人,行善立德;百載眾,修真學道。    

今日道已進入天人交接,天人合辦,諸天護法的現象。

發覺自性本體,發展自性妙用

20

能淨業障分第16

離業,淨業

帶業往生,乘  因待果,遇緣而發。

『受持讀誦此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多羅三三菩提』

『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

業:本是身、口、意所作。    人生:生命+生活+生死。

21

究竟無我分第17、(一)

真空妙有

表露無我的實義。般若實相之用。

我當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不顯能度之我,外不見所度之人;實係一切眾生自性自度。

22

究竟無我分第17、(二)

實無有法」

法本無法,以法引心,借法悟性,性悟法捨

授記:佛對發心的眾生,指出實相,即是未來成佛的記別   

自性中實在沒有任何外力或方法可發菩提心。

23

一體同觀分18

「迷,覺」

即一切,一切即

眾生與佛在質量上是絕對平等。  

佛是眾生修成的。

24

法界通化分第19

「自覺他」.

諸法的分界。融成一體。

三輪法空,才是布施的真義。

與心合是真,心與身合是善,身與行合是美。

25

離色離相分20

破相破見.

明徹非相之理。

悟得見相非真。

非相:不著、不住、不染、不受支配左右。

離色相外,並無實相離色身外,即無法身。

26

說所說分21

「文字性空」

佛性是不二之性;佛法是二之法。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不能解我所說故  彼非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   

非說:欲達彼岸,非離相離說不可。   

非所說:一但著相塵相,就不能徹悟真空和見性成佛。

27

無法可得分第22

「諸法空相

道本是自家物,本來無失,得從何來。

以無所得之心,去行布施,必成就無量福德。     

有得失者,皆是身外之物。 

無得,始生大覺悟大成就。 

有法可得者,皆不是見性之道。

28

淨心行善分第23

「天賦真如」

心誠則靈,不誠無物。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以慈悲心做為行善的出發,以平等心做為行善的原則。  

行善貴在淨心,稍有執著便是不淨  妄念不生,真心即現。

29

福智無比分第24

「福慧雙修」

脫胎換骨,徹底轉變。

修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福德,能顯現法身。

觀照般若,直發菩提心。

30

化無所化分第25

「能所兩忘」

應生其心,而無所住。

度化→自覺→見性→成佛.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雖度化,但不執著度化的事相,不染住化度的心跡。

自覺是見性的門徑,見性才是成佛的真諦。

31

身非相分26

「自悟自證」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道本無言,理只是空。

非相觀佛,大智慧;無住布施,大功德。 自性本體,真空無相。    

32

無斷無滅分27

「二邊之見」

大道的空是真空,大道的有是妙有

道理講給別人聽,道理留給自己做。   

大道之空玄藏妙機,盡攝一切善法。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離自性,法即非法。

33

不受不貪分第28

觀受是苦」

不受不貪要成於忍,無法無我道自成。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諸菩薩不受福德』

菩薩之度生、布施,本為自性中之天職,原是行所當行之事,不能以福德為行道的代價。→(無住才是妙行)

34

威儀寂靜分第29

「找到出世法」

如來之體,自性解脫。  寂靜不動,感而遂通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故名如來』

如來:是如自性【來證涅槃】

寂靜:天賦自性,不思善、不思惡,沒有比較、對待、善惡之分。

35

一合理相分第30

「一體三身自性佛

天下萬物非一非異,亦一亦異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萬物的生滅是一種自然法則,死亡是生命的轉化過程,是由一生的行為(德)來決定

36

知見不生分第31

「假知見」

正見:般若慧見.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修道要修至無心、無境,於一切時中常起正見,即是見性。 

性海如何流露六根清淨 六塵不染 六識皆空

37

應化非真分32

「人法要空」

般若實相並不在言語文字間。

萬殊歸一本.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不動,應作如是觀』

應化既屬法身的變現,應化已落於相跡已非真體,非真體所說的法,就非真空無相之真道,故言「應化非真」,是最上極的究竟法。 」即是如不動的法身。

 

天恩:拯救人、鬼、仙;赦我萬世罪;賜我超祖玄

師德:助我了大;助我消冤;助我脫苦淵

人身難得、中華難生大道難逢、明師難

本講義由石朝忠點傳師主講.

講義從01)∼(37(國語講課)

白陽應運是三教心法的發掘,也是五教聖人未竟遺志的延續。

 

1.             金剛經是佛於般若十六會中第九會所說;最早在姚秦(1)時由鳩摩羅什所譯。 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0多歲來中國,約南北朝時。(精通經藏、律藏、論藏)

1:姚秦_東晉時五胡十六國中的後秦,為姚萇(西元330-393)所創,以別於.故也稱姚秦。因鳩摩羅什停留在前涼達十六年之久,直到西元40112月才到長安,此時已是秦姚興(姚萇之子)的時代。

2.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訶迦葉。

3.             龍樹在「中論」中確立原則,一切存在現象都是因緣所生,了無自性,絕不可以實體規範存在,但也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排斥存在的一切規定性,不能說存在就是完全斷滅。諸法存在之實際情態,既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

所謂『中道』_

中:獨一不二之法門,即自性之「體」;

道:率性之常道,即自性之「用」。

故中道就是要在有無之間把握一個平衡,遠離極端,有不無,從自性空的角度看,一切法皆不真實;從因緣有的角度看,一切法又不無存在之規定性。

4.             如來佛所說的教法典籍,是經藏所說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說的法相問答及佛弟子或佛滅後諸菩薩所解釋的經義,與辯論法相的典籍,是論藏

5.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舍立:智慧第一

目鍵:神通第一

須菩提:解空第一

:頭陀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

優波離第一

參閱靝巨書局維摩詰經的啟示P101

羅睺羅:密行第一

阿難:多聞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法無所得,得本無得;應無所住,所住非住

多做多得,有得必行功培德,了而已。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

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異西方。

「四弘誓願」:

流通版: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敦煌版: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

參考版:眾生無邊誓願度_(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_(煩惱)

           法門無量誓願學_(學法門),佛道無上誓願成_(成佛道)

本講義另參考資料: 六祖壇經靝巨書局)。     維摩靝巨書局)。

.

 

 

[石朝忠大德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