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證釋
節卦 |
☵☱坎上兌下 |
16-60 |
大雅講義 網址_ http://www.jackwts.tw/ |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壹.、 總釋象例 一.
宣聖講義 1. 節上坎下兌。與渙一卦而顛倒成兩卦。渙坎在下。節則坎在上。巽兌往來。水歸于澤。物積于居。故曰節。止也。止于其所也。卦以艮為止。而節无艮象。亦稱止者。艮為終止。節則中止。若竹木之有節。自成一段。暫止其中。如水之流。其性也。止于澤。則暫斷其流。而自澤出亦流也。為其別于原流。故曰止。止與行對。行之且止。止而復行。是未止之行。異于止後之行。行同而其所行不同。此節也。節制之使有度。節阻之使不連。此以水入澤中為象。而與風行水上之渙相反。渙者散而无歸( (1.1)其初為陽。日進以自強不息。其上為陰。時降以安貞有章。此亦如渙互交其德。成陰陽平均之道。合乾坤交泰之情。而先天兌少女也。坎中男在外。是與咸之男下女有異。外有九五以正位臨民。內有九二以明德奉上。則交孚之功也。中互山雷頤。得養正之道。頤養以善其身。此節之名。取人之有守。不失其節。如女子之守貞。不失其操。則以中柔。秉坤之用。所謂妻道也。臣道也。矢忠藎以事其主。勤職守以蓄其德。順乎剛以就于正。行乎柔以悅于物。則險陷可出。而潤溉有功。此坎在外。足昭其利物之思。而戒于泛漫之害者也。同體易其上下者。澤水困。澤中无水為困。困則不能亨于所為。困之與節。似同而異。困失其利。節得其亨。困則窮而无歸。節則止而有所。上下易位。其用乃殊。水性潤下。在上則日昭其利。在下則不見其功。故困為无水。以有而不成用。如无水也。節則水在澤上。愈流愈積。愈潤愈廣( 貳.、 釋彖_ 節。亨。苦節不可貞。 一.
宣聖講義 1. 此節卦彖辭也。節以坎陷在兌悅之上。如水自澤中出。其流也有節。以澤者儲水之地。大小雖有異。為低窪則同。水自高地下流。其勢急。則不可遏止。如在平地平流。其勢緩。則易于隄防。如在窪地外流。其勢艱。必多阻滯。此澤中之水。或以溢而外洩。或以激而上升。或因器物之汲引。機械之攝取。則其流也。必有限制。故名曰節。言其行之有節度也。水行有節。猶草木之幹有節。猶歲時之令有節。皆以分別其段片。辨識其差殊。而以明其生成之功。著其致用之效也。故水流有節。則成用而无汎漫之虞。澤物而免淹滅之害。其行也以度。其止也有宜。其進也不紛。其退也无漏。是必合于時用。利于物情者也。以節( (1.1)坤爻曰。含章可貞。此即可貞之義。含章者。內有充實之美。外含光輝之文。內外皆孚。坤德自立。而此言不可貞。正以戾于坤六三之含章也。苦節者對甘節言。節五爻稱甘節。上爻則稱苦節。由五上兩爻。以別節之甘苦。即可知所謂甘者。位正時宜。可以守也。所謂苦者。位危時迫。不可以留也。苦者五味之一。在五行為火。在五藏為心。在五方為南。在十干為丙丁。在十二支為巳午。在兩合為戊癸。在三合為寅午戌。皆火之所為也。節上坎。其用為離。火也。離火明于天日。蒸于陽德。旺于夏令。炎為焚燒。如物之焦枯者。味必苦。而人之情。與甘相反。甘則喜。苦則悲。此心與脾之異趣也。于志與樂相對。樂則安。苦則危。此順與逆之異境也。苦節者有節而( 參.、 釋彖辭_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一.
宣聖講義 1. 此申釋彖辭之義也。節以上坎下兌。三陰三陽。陽得其本始。陰得其終。陰陽交錯。以互為用。乃亨。蓋有類于天地交泰也。而兩剛在初二爻。兩柔在三四爻。其上則五為剛。上為柔。分配平勻。故曰剛柔分。二五皆剛。故曰剛得中。此釋卦爻之概。明節之稱亨。由于兩者平分。而剛得位耳。苦節不可貞者。以在卦上爻。上位為窮。陰柔居上。而迫于九五之剛。周流以返。而阻于初九之剛。是位之盡。行之窮。故釋為其道窮。言不可守。亦不可行。高而非位。遠而无助。此苦節也。故不可貞。貞以固守。以幹事。今皆失之。此不可貞也。或以苦節為時位所為。而( (1.1)此忠孝之行。必成于性情。貞節之操。必底于光大。不可強也。悅以行險者。兌說坎險。卦自內出。剛得正位。互為之節。則險而不陷。說而有容。柔以從剛。外以就正于中。此節之用。在剛柔之相協。而恰成其節度也。節度之。使无過不及。節制之。以致于中和。此類似中孚。為人道之本。可以見之。上下正位。兩剛相通。中介兩柔。以為之劑。此所以名節。言止而通也。節猶接也。在兩者間。為交接處。故節者際也。交際之地。互通之樞。如竹木之節。有節而不窮。時通其氣。時交其精。此節( 肆.、 釋象辭_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一.
宣聖講義 1. 此申釋節卦象辭。明人道也。節以兌下坎上。成澤上有水之象。水原( (1.1)政治之本。功業之基。皆在于有節。節則无不成。无不備。无不美盛。无不均平。政治事業。莫不有節。其尤著者。惟財與力。財有節則用不匱。力有節則民不苦。故釋彖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蓋即指財用之有數度。民力之合德行也。而推于一切。亦皆如之。故君子以節而制數度。而議德行焉。數度者。數目之度。數亦度也。德行者。德業之行。行亦德也。皆有其制。則皆先審其議。制者。施之于行。以為法則。議者。議之于道。以為( 伍.、 釋爻辭 一.
初九。不出戶庭。无咎。 ˙ 宣聖講義_此節初九爻辭也。初九下位。乾勿用之時。節兌在下。將以成乾。曰不出戶庭。言在下不出室外也。戶庭者。內室也。外與六四應。剛柔相協。而柔在外。柔主降。故行宜退。退守于室。以待天時。此節止之義。與艮同也。以其為剛。易有咎。而因不出戶庭。免于咎。此初九之用。明出處之義也。 二.
( ˙ 宣聖講義_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初九不出戶庭者。乃明于時。而知通塞之所宜也。通與塞對。出而宜者。必時之通。而不宜者。必時之塞。初九勿用之時。是塞而不通。將何往哉。故曰知通塞。謂其能順時以進退。鋻于外之險阻。以固守而不出室。則外患不侵。內德常昭。亦无害也。象辭之議德行。在本其時位。以推之天下。而凡時位不當。祇宜如坎之常德行。而獨善其身。此亦節之道也。言守其操。不務于外。持其身。以安其所。則剛以柔用。本乎坤安貞之道。如一歲之冬。閉藏之時。正天時之節。推而明之。何有咎哉。 三.
九二。不出門庭。凶。 ˙ 宣聖講義_此節九二爻辭也。九二內中位。位得中者。行亦宜中。而節以上九五。重剛不應。迫于三四兩爻。險阻在前。而自生畏葸(ㄒㄧˇ)之心。遂亦如初九之不出。而竟罹凶。二爻在中。故曰門庭。是堂庭也。由室而堂。是已出矣。而止于堂庭。則欲行又止。欲進又退。徬徨失措。乃逢其凶。蓋九二原當本位以明德。乘時以致用。而反泥于節止之義。悖夫亨貞之道。不知通塞之因時。行止之孚道。遂以守而凶。果節之咎哉。 四.
( ˙ 宣聖講義_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九二不出。已與初九異。初九勿用。乃時之宜。九二當乾見龍在田。正為德施普及之時。而猶出而又閑。進而又止。以自藏于堂庭。既非隱避之時。亦非潛遁之地。故曰失其極也。時以位明。極以中著。極指中位。大學无所不用其極。即止也。止于至善也。亦即中庸用極者。或曰用中。或曰守一。中與一。極也。易有太極。立于至中。失極即失中。九二中位。本可以出。而不出。是失中矣。失中位。即失中行。即偏也。偏于為節。乃戾于中和。九二至九五。互成中孚之象。以剛而屈于柔。以中而反為過。此占凶。為失時與極。而昧于通塞者也。各卦二五得中皆吉。此獨凶者。有中而不善用。有位而不自昭其德。有時而无以副其用。是兌悅之咎。在過于柔悅徇人。畏葸无勇。獨善自保。狹隘其行。是偏私之咎。故釋以為失時極。而戾中道也。中者无可无不可。行止惟時。出處惟道。得時位而不出。與非時位而強出者。同一弊也。節之為節。重在中和。中庸曰。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此之為節。實不中節。不節之節。此苦節不可貞也。勉強為之曰苦。九二之不出。亦苦節之行。望于外而欲藏其身。奚可哉。 五.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 ( 六.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 宣聖講義_( 七.
六四。安節。亨。 ˙ 宣聖講義_此節六四爻辭也。六四外卦之始。亦人爻也。而在外為坎之始。如水之靜而在淵。本坤之一爻。體安貞之德。知恬養之義。故曰安節。言能安于其分。堅持其節。而不願乎外也。安者定也靜也。心无他思。物與无妄。則无時不安。无行不節。則不獨孚坤括囊无咎无譽。且可占亨。謂此道通乎一切。而用永不窮也。亨與窮對。能節則亨。不能節則窮。即節與困相反之義。亦可明人道。皆與困成正反之象。以爻象言。所異即在四爻之剛柔。剛則困。柔則安。此明示人生。宜其安貞自守。靜定自持。不務于外。而役于物。則无不亨。亨則不困矣。 八.
( ˙ 宣聖講義_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六四在外而柔。承順上九五之道。九五正位。為全卦之主。六四自安于貞節。而又順承乎剛健中正。守愈堅。行愈勵。則能得乾之亨。此釋辭以爻未稱貞。而稱亨。明其亨正由貞來。故曰承上。言貞以致亨。實非六四本位之力。乃由善于承上九五之道。九五中爻且正。中則不過。正則有守。貞即正也。正以為守。則能以坤合乾。以柔易剛。柔以為行。剛以為體。是六四九五交互其德。而成其行。與六三之嗟。乃異其吉凶悔吝矣。六三无所承。故不免于過而嗟。六四近于正。故有其貞而亨。亨與貞。一內一外。一體一用。六四兩得之。宜其占亨。而究其本德。仍在安節。以安于其節。即坤安貞之道。順承之情。即節致亨之功。節而不過。愈守愈安。愈貞愈亨。此節之大用。異夫彖之苦節矣。六四安節與九五甘節相似。甘又安之進一層者。安者。心志永定。而无他求。甘者。趣味益濃。而得其樂。此知之好之樂之辨也。 九.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 宣聖講義_此節九五爻辭也。九五正位。下與九二重剛不協。而得三四柔以順承( 十.
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 宣聖講義_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九五位正中。而有甘節之吉。言得正位。有其守。行中道。有其用。此甘節必由位當時宜。位當時宜。進則有功。貞則可守。此占吉。兼行止。而節義先止。止而後行。止于中正。其行无不利。故彖稱亨。亦由貞致之。 十一. ( ˙ 宣聖講義_此節上六爻辭也。上六位之極。時之窮。窮則變。故九五之甘。變為苦。苦節不可貞。已見彖辭。故曰貞凶。凡卦貞吉者多。此稱貞凶者。以其失位也。九二失時極者。由時及位。此為失位。由位及時。无位无守。若強之守。是以不正而求貞。不正之貞即不貞。不貞而求貞。宜其凶矣。此與蠱卦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相似。蠱而屬母。為子女者。不得責其正。猶父子不責善也。責善則離。乖孚天理。戾乎人情。則不可強。強而行之。其害彌甚。此苦節不得貞。貞反為凶。或曰。貞凶異用。苦節者。固宜貞。而貞之不終。則亦兼見其凶。此非爻辭原旨。貞凶者。勢不可貞。即失于時位之正。則何可責其正哉。與其外貞而中不潔。將奚以利其行。聖人本乎人情。不泥于從一而終之義。而必以貞苦之。苦其貞者。則不免于凶。然貞凶。固為上六之情。而下曰悔亡者。以既難貞。亦難悔也。悔亡猶无悔。而更堅定之辭。以決无可悔也。不貞者。情之常。无悔者。義之常。既以貞凶。是不可復正。既不可復正。將何悔乎。此亦與坤六四无咎无譽相似。既无咎。亦不邀其譽。則明其所行。非關得失也。得固不可。失亦如之。貞既不能。悔亦如之。此辭重在因時制變。上六時之窮。故體變為用。不得以恆情執泥其變也。節至上六。已无節矣。不可貞。又將奚悔。根本不存。枝節奚重。卦內貞外悔。在外難貞易悔。上六兩窮。故爻辭如此。 十二. 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 宣聖講義_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已詳釋彖文中。卦位既无。卦用已盡。違時非位。行止俱窮。故守則貞凶。行則悔亡。總不外明節用已至變時。變節之節。不足稱矣。故君子慎始。而重在先制度數。議德行。毋待其窮。窮則欲節。亦不及矣。在六三。所患在太過。在上六。所患在不及。過與不及。皆戾中庸。此節之必變。而易以中孚者也。 . |
无凡不養聖 无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