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
第三十五章 |
18-41-35 |
大雅講義 網址 http://www.jackwts.tw/ |
石朝忠點傳師 主講_ 第41集(本講義小字體謹供參考) n1.3
大 道 普 傳 |
佛 光 普 照 |
||||||||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
壹.
前言_(大象章) 1.
大象:喻大道. (1)
〖(第21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看不到,聽不到,也摸不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以說沒有看到的,不能就否定它的存在. (2)
道,雖非實質,却是實有. 2.
聖人留下來的宗教(五教),對人類有什麼幫助?在於靈魂不滅的探索. [另註:另可參閱_14金剛經講義14-B之第一章第一節
] 3.
.
4.
所以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延續.生的期間與死後兩者加起來,才是一生的全體.故斷氣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沒完沒了.晝加夜才是一天的全景,不是日落,就是過了一天. 5.
很重要的是靠自我的修持將死之前的一切罪過要消失,否則會帶往來世.所以活著時要修好脾氣、毛病,不怨天不尤人,否則來世會更痛苦、更悲哀,這就是修道的重要,故要深知生死輪迴及靈魂不滅的道理. 6.
靈魂: (1)
不能用科學解釋. (2)
超出心智範圍. (3)
超越人類的想像.
(4)
人來到世間,若對天賦的佛性要是未啟發、未發露,這總是生命的迷失與遺憾. 7.
上天降道,明師一指,啟發我們的佛性,就是要給我們成佛.從現在開始,將聖人的道理,融入我們的自性中,照著道理實實在在做出來,慈悲、付出,道理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8.
所有的聖人都是人,勿神化,但是聖人在世間能經千錘百鍊,且能戰勝自己. 所以我們一樣要戰勝自己,不說是非,不批評,不貪不怨不妄,修道修心,天天自我檢討、自我反省. 9.
道德經分為上篇(1~37章)講道,及下篇講德,要先徹底了解道,才有能力去做德. 貳.
課文_ (0:41:27) 一、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_ 1.
執_ 求了道要執著專一、拳拳服膺投入道中,好好守住道,來修道、行道. 2.
天下往_ (全天下人都來求道) (1)
往:要投入.
3.
往而不害:投入道中,絕對無害. 4.
(0:54:37)安平太:. (1)
安:無事. 平:順利. 太:泰,昇華,超越. [盈科而後進_ (註2)]
二、
樂與餌,過客止_ 1.
樂_ 眼耳的享受. (1)
五色令人目盲:表示在花花世界,是非不明. (2)
五音令人耳聾:靡靡之音,擾亂、戕害自性. 2.
(1:06:21)餌_ 口慾的享受. (1)
五味令人口爽 _ 爽:差錯. ˙ 天律不爽:天律絕對不會有差錯的.(因果天律絲毫不爽)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3.
過客止:短暫的人生享受而已(止:而已).(肉身的享受是短暫的) (1)
殺生害命不要作,要茹齋.(人類經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上.如釣魚、鬥牛) (2)
今生修道,要將今生的罪業去除掉,否則會帶往來世. 4.
樂與餌,會造成人生的大罪過,但只是短暫的人生享受而已. 三、
. (1:19:15)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_ 1.
出口:闡述,介紹. 2.
淡乎其無味_ (1)
無味才是真味;無相才是實相. (2)
妙行無住,無住才是妙行;有相妄相,妄相有相. 3.
視之不足見:無相. (1)
仙佛讓你看到,表示這個仙佛能力有限.仙佛無相則無所不在,是千百億化身. 4.
聽之不足聞:無聲. [內聖的修持,才是根本] 5.
用之不可既_ 既:無窮盡. 6.
道無味、無相、無聲,但用之卻可無窮盡.因為道放之則彌六合.(六合:宇宙) ´ 無相實相,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話說得好聽、動人,這個話是假假的.所以今天在道場修辦「道」,要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盡. .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
|||||||
12/16 (100分鐘)
參考: |
|
註1: |
前世今生:內容簡介
一位聲譽卓著的心理醫師,也是備受尊敬的精神藥物學家,為何甘冒世人之大諱,大談生死輪迴? 一個深受恐懼症所苦的女子,為何在經十八個月的傳統心理治療藥石罔效後,卻因催眠治療回到許多的前世而被治癒?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透過催眠治療的過程,使病人在前世今生徘徊,聆聽到生命輪迴的前世記憶與景象。魏斯醫師把這段心理治療的經過,以小說故事方式呈現故事發展引人入勝,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邀請讀者用真實的勇氣去閱讀。本書世美國連續兩年的排行榜書,已譯成11國文字,挑起了人們對生死、輪迴的好奇與迷惑。中譯本問世後,成為備受宗教、媒體爭議的話題。本書令人震驚的是:一位接受二十世紀科學洗禮的精神科醫師,卻在治療一位女病人時,發現她的前世輪迴。魏斯鼓起勇氣,把這段心理治療的經過寫成本書,他說:「自從接完這個病人,我的生命全然改觀。」 作者簡介 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藥物研究部主任、西奈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目前在邁阿密執業,並帶領許多國內外的研討會,以及專業訓練計畫。
|
註2: |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泉水遇到坑窪,要充滿之後才繼續向前流.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盡心上》
譯文
|
註3: |
台灣諺語「還了債、起了家」:在台灣老祖先的看法中,認為有債務還是要先還清,未來才有可能把家業逐漸建立起來,所以才說出這句。 |
詩曰:玄藏十字含妙機,天道無私救原兒;上下一貫三盤守,帝盼北辰極樂時.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