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儒效

荀子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1.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1)(ㄅㄧㄥˇ)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周也。天下之籍,聽天下之斷,儼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殺管叔,虛殷國,而天下不稱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教誨開導成王,使於道,而能迹於文武。周公歸周,反籍於成王,而天下(ㄔㄨㄛˋ)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當也,不可以假攝為也;能則天下歸之,不能則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離周也。成王冠成人,周公歸周反籍焉,不滅主之義也。周公無天下矣;鄉有天下,今無天下非擅也成王鄉天下,今有天下,非奪也;變埶次序節然也。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誅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順也。因天下之,遂文武之業,明枝主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非聖人莫之能為。夫是謂大儒之效。

2.     秦昭王問孫卿子曰:無益於人之國?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則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慤;必為順下矣。雖窮困凍,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嘄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仲尼將為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境而(ㄒㄧˇ),魯之粥(ㄩˋ)牛馬者不豫賈,修正以待之也。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不必分,有親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

3.     王曰:然則其為人上何如?孫卿曰:其為人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禮節脩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行不義,殺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此若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如(ㄏㄨㄢ)。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而樂之,遠者竭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謂也。夫其為人下也,如彼;其為人上也,如此;何謂其無益於人之國也!昭王曰:善!

4.     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君子之所謂賢者,非能徧能人之所能之謂也;君子之所謂知者,非能徧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謂辯者,非能徧辯人之所辯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者,非能徧察人之所察之謂也;有所止矣。相高下,視(ㄑㄧㄠ)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人。通財貨,相美惡,辯貴賤,君子不如賈人。設規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薦(ㄗㄨㄣˇ),以相恥,君子不若惠施鄧析。若夫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賢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萬物得其宜,事變得其應,慎墨不得進其談,慧施析不敢竄其察。言必當理,事必當;是,然君子之所長也。

5.     凡事行,有益於理者立之,無益於理者廢之,夫是謂中事。凡知說,有益於理者為之,無益於理者舍之,夫是謂中說。事行失中謂之姦事,知說失中謂之姦道;道,治之所棄而亂世之所從服也。若夫充虛之相施易也,「白」「同異」之分隔也,是聰耳之所不能聽也,明目之所不能見也,辯士之所不能言也;雖有聖人之知,未能指也。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工匠不知,無害為巧。君子不知,無害為治。王公好之則亂法,百姓好之則亂事。而狂惑(ㄓㄨㄤˋ)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辯其談說,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夫是之謂上愚;曾不如相雞狗之可以為名也。詩曰:「為鬼為(ㄩˋ),則不可得。有(ㄊㄧㄢˇ)面目,視人極。作此好歌,以極反側。」此謂也。

6.     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而富,可乎?曰:其唯學乎學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聖人也。上為聖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哉!鄉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並乎堯禹豈不賤而貴矣哉!鄉也效門室之辨,混然曾不能決也,俄而原仁義,分是非,圓回天下於掌上,而辯白黑,豈愚而知矣哉!鄉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今有人於此,(ㄒㄧㄝˋ)然藏千溢之寶,雖行貣(ㄊㄜˋ)而食,人謂之富矣。彼寶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賣之不可售也;然而人謂之富,何也?豈不大富之器誠在此也?是杅杅(ㄩˊ)亦富人已,豈不貧而富矣哉

7.     故君子無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豈至尊至富至重至嚴之情舉積此哉!故曰:貴名不可以比(ㄅㄧˋ)周爭也,不可以夸誕有也,不可以也,必將誠此然後就也。爭之則失,讓之則至,遵道則積夸誕則虛。故君子修其內而讓之於外,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道;如是,則貴名起如日月,天下應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隱而顯,微而明,辭讓而勝。詩曰:「鶴鳴,聲聞天。」此謂也。鄙夫反是:比周而譽俞少,爭而名辱,煩勞以求安利其身危。詩曰:「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不讓,至於已斯亡。」此謂也。故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猶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無適也。身不肖而誣賢,是猶(ㄩˇ)伸而好升高也,指其頂著愈眾故明主譎德而序位,所以為不亂也忠臣誠能然後敢受職,所以為不窮也。分不亂於上能不窮於下,治辯之極也詩曰:「平平左右,亦是率從。」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亂也

8.     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行法至,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行法至,好正其所聞,以橋飾其情性其言多當矣,而未也;其行多當矣,而未安也;其知慮多當矣,而未周密也;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道不己若者;如是,則可謂篤厚君子矣。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當時之變若數一二,行禮要(ㄧㄠ)節而安之若生四枝,要(ㄧㄠ)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ㄊㄨㄢˊ)若一人;如是,則可謂聖人矣。

9.     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猒猒(一ㄢ)兮其能長久也,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炤炤(ㄓㄠˋ)兮其用知之明也,脩脩兮其用統類之行也,綏綏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樂人之臧也,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如是,則可謂聖人矣。此其道出乎?曰:執神而固。曷謂神?曰:盡善挾治之謂神。何謂固?萬物莫足以傾之之謂固。神固之謂聖人。聖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訟〉之所以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畢是矣。鄉是者倍是者亡。鄉是如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

10.  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勝敵而愈戒。」應之曰:是非周公之行,非孔子之言也。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負(一ˇ)而坐,諸侯趨走堂下;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孰謂周公儉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2),至至懷而壞,至共頭而霍叔懼曰: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周公曰:比干而囚箕子,飛廉惡來知政,夫又惡有不可焉!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旦厭於牧之野。鼓之而紂卒易鄉,遂乘殷人而誅紂蓋殺者周人,因殷人也。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反而定三革,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故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ㄑㄧˊ)。當是時也,夫又誰為戒矣哉

11.  造父者,天下之善者也,無輿馬,則無所見其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大儒者,善調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輿固馬選矣,而不能以至遠,一日而千里,則非造父也。弓調直矣,而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調一天下,制暴,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於窮閻漏屋,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大夫之位,則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乎諸侯,莫不願得以為臣』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能與之爭勝。笞棰(  ㄔㄨㄟˊ)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也。是大儒之徵也。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事大儒之也。其窮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傑化之,(ㄨㄟˊ)桃之,邪說畏之,眾人媿(ㄎㄨㄟˋ)之。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不能,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12.  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衣冠行偽已同於世俗矣,然而不知惡,其言議談說已無以異於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別;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委積足以揜其口,則揚揚如也;隨其長子,事其便,舉其上客𠌼(ㄧˋ)(3)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王後制度,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言行已大有法矣,然而明不能齊,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則知不能類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統禮義,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然起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ㄋㄧˇ  ㄗㄨㄛˋ)張法而度之,則(ㄢˇ)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之國存;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後三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伯

13.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若見之,見之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釐;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ㄓˋ);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

14.  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云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人有師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速威,云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辯則速論。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不二,所以成積也。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并一不二,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

15.  故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謂之歲。至高謂之天,至下謂之地,宇中六指謂之極。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耕而為農夫,積斵(ㄓㄨㄛˊ)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使然也。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則為君子矣;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為君子則常安榮矣;為小人則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榮而惡危辱,故唯君子為能得其所好,小人則日其所惡。詩曰:「維此良人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民之貪亂,甯為荼毒。」此謂也。

16.  人論:志不免於曲私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行不免於漫,而冀人之以己為修也;甚愚陋溝(ㄇㄠˋ)而冀人之己為知也;是眾人也。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知而好問然後能才;公而才,可謂小儒矣志安公,行安,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諸侯大夫士也。眾人者,工農商賈也。禮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人倫盡矣。

17.  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言政治之求,不下於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於士。言道德之求,二後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後王謂不雅。高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騁志意於壇宇宮庭也。故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告也。匹夫問學,不及為士,則不教也。百家說,不及後王,則不聽也。夫是謂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也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1_

周公: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也稱 叔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輔 武王 滅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攝政。東平 武庚管叔 、 蔡叔 之繼而厘定典章、制度,洛邑 為 東都 ,作為統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於大治。後多作聖賢的典範。

管仲:(?—前 645) 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齊穎上(穎水之濱)人。出身微賤。輔佐齊桓公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會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著有《管子》86 ,今存 76 篇。

資料來源:漢點

2_

太歲

(1) [ancient name for the planet Jupiter]木星的別稱,古代用它圍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紀年,一周是十二年

(2) [star god presiding over the year]傳說中神名。古代迷信,認為太歲之神在地,與天上歲星(木星)相應而行,因此興建工程等要躲開太歲的方位,否則就要不吉利

 

1.古代天文學中假設的歲星。又稱歲陰或太陰。古代認為歲星(即木星)十二年周天(實為11.86),因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以歲星所在部分作為歲名。但歲星運行方向自西向東,與將黃道分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故假設有一歲星作與歲星運行相反的方向運動,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紀年。如太歲在寅叫攝提格,在卯叫單閼等。又配以十歲陽,組成六十干支,用以紀年。參閱《爾雅·釋天》、《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天官書》、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太歲考》。

2.指太歲之神。古代數術家認為太歲亦有歲神,凡太歲神所在之方位及與之相反的方位,均不可興造、移和嫁娶、遠行,犯者必凶。此說源於 漢 代,傳至後世,說愈繁而禁愈嚴。 漢 王充 《論衡·難歲》:“方今行道路者,暴病死,何以知非觸遇太歲之出也?” 漢 王充 《論衡·難歲》:“且太歲,天別神也,與青龍無異。”  資料來源:漢點

3_

𠌼𠐥的譌(ㄜˊ)字。〈荀子˙儒效〉「𠌼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集解:「𠌼,字書無所見,蓋環繞囚居之貌。......,王念孫曰:...𠌼𠐥字之誤。說文曰, 𠐥安也。....左傳、國語,通作,億行而𠐥廢矣。」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