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

20-05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簡述_

˙       文殊師利通稱文殊菩薩,他具有無邊的微妙功德,且具有廣大的微妙智慧.

˙       又文殊師利本早已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為了助佛陀轉法輪,特別示現佛的上首弟子,今特別由佛陀指派,前往維摩居士處問疾,兩大菩薩的因緣聚合,遂演無上法門。

˙       可讓未來的眾生,能透過經典的記載而得聞妙法,發無上菩提心,從此中的微言妙義,得知學道的真諦與正確的修持方法。

 

1.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尊!上人者,難為(1)。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祕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 

2.        爾時,長者維摩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3.        時維摩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2)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尊慇勤,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4.        維摩言:「從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3)譬如長者,唯有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5.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4) 

6.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7.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言:「菩薩應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5)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疾,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8.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9.        維摩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6)

9.1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何為離?離我所。云何離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7)

9.2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10.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8)

10.1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11.   「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11.1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9)。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向阿多羅三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11.2 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10) 

12.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11)

12.1 在於生死,不為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12)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13);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14);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13.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多羅三三菩提心。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維摩詰經的啟示)

1:

南史·謝𤅢傳》彼上人者,難爲詶對。 (資料來源:漢點)

2:

時維摩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_(前因,文殊師利入維摩舍探病.) 維摩詰開口說:「真難得也真感謝您(文殊師利)的到來,您的相貌形體未曾來過今已來,您我兩人從未謀面今已相見,你們來與不來,見與不見,是先擺脫這種得失心才光臨吧!」文殊師利答:「正如居士所言,我是第一次登門造訪。以您的立場而言,我是『來』此探病,然而來的瞬間,『來』相已成為過式了;以我的立場而言,我是『去』彼處拜訪,然而去的當兒,『去』相是為未來式了。為什麼如此說呢?理由是來去本是相對的名詞,非究竟的,因此佛在阿含經中便強調說:『一切相均是因緣和合,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如此得知既無來去之相,自無有無之見,如果更有見的,就落入能見、所見的見了。」

◎本段啟示_兩大菩薩初見面,便論及空理,打破來去的對待,去除見不見的妄念,直入絕對的究竟空。就每個人的自性上來論,法身本是如動遍滿一切處的,自然不可說有來去之相,既無所來亦必無所去,故經:「諸佛菩薩於剎那中,遍遊十方。」本段最末一句「所可見者,更不可見」,正是強調時空均處於念念生滅、剎那流變之中,亦即說後一念所見已非前一念所見,正如孔子所嘆的:「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清淨法身是由無量功德所生的。

3:

維摩言: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_ 維摩長者回答說:「我的病因就是一切眾生的病因,因為眾生由於無明與愛著的污染而引起了生死大病,我亦因此須要入塵世而於生死中方便示現有病,若一切眾生均能出離生死苦海,那麼我所示現的病亦必痊癒而消失。為何一位本身沒有病的菩薩要示現有病呢?理由是菩薩除了上求佛道外,尚須度化一切眾生,因此就得入生死苦海中,與眾生和光同塵,方能方便度化,一旦入塵世就有生死,有生死自然就有疾病;如果所有眾生均能夠了生死,自然可以離病苦。那麼此時的菩薩自然不會再有生死,病必然痊癒了。」故眾生之病起自無明,無明、貪愛,兩者是為生死的根源。

4:

『空』_ 空不是有分別的相對空,而是無分別的絕對空。空係不偏於正亦不偏於邪。一切解脫均從眾生心念中去求得的。

◎本段啟示_

(1)    空的真諦是精神境界的圓融,而非說空什麼都沒有或空無一物叫空。由於眾生有種種執著,如執生滅、斷常、來去等,因有了分別,故無法空性,故造業成生死,故悟空的首要條件在於遠離種種分別與執著,自可直入空性

(2)    黑暗中的燈火最明亮,溫室的花朵最無耐,風霜下的松柏最長青,能在惡劣環境中滋長道苗者最可貴,故僧肇大師云:「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故欲救正智之空,當於邪見中求也。」如此和光同塵,方是證悟大乘空理的要訣處。

(3)    萬法不離自性,眾生自性與諸佛菩薩之性等。故佛陀夜睹明星而悟出人人皆具自性佛的喜悅:「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心本來清淨,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無來去,徧諸十方,能生萬法。不可誤以為眾生沒有解脫性,非要到佛的地方來求不可。則人間淨土的祈求,便非過分的覬覦(ㄐㄧˋ  ㄩˊ)了。故在生之時無法證悟法喜之妙,一味企盼死後的極樂,便無異是緣木求魚了。

˙     自性自度,自業自了。佛在心中,道在腳下。

◎僧肇大師:,是東晉時代著名的佛教學者,京兆(今陝西長安市)人。少年以為業,遂得觀經籍,本為老莊門徒。他以為「道德經」于玄遠之道還未盡善,後來看到舊譯「維摩經」,披尋玩味,始知所歸,因而出家。不久即以「善解方等、兼通三藏」知名。雖然他極力擺脫以往老莊對佛學的影響,然而其思想仍然在老莊哲學思維內。鳩摩羅什于晉隆安二年(三九八年)到姑(今甘肅武威顯),他遠道往從學,為羅什最初的弟子,被稱為「法中龍象」。

 

羅什于秦弘始三年四〇一年)至長安,肇隨行。既而秦主姚興羅什入西明閣逍遙園翻譯佛典,他和僧睿等相助詳定,列席譯場,諮稟羅什所悟更多弘始六年(四〇四年)「大品般若經」譯出後,他著「般若無知論」,凡二千餘言。羅什大加讚賞,說「吾解不謝子,辭當。」其時他大約才二十三歲。羅什又譯出「百論」,他又作了一篇序文,闡明論的要旨。弘始八年(四〇六年),「維摩經」譯出後,他又條記羅什的口義作為經的注解,並作序(此序已佚,現存「經注」,系糅合羅什、僧肇、道生、僧睿、道融各家的注解而成)。(百科百度)

僧肇云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欲求正智之空,當於邪見中求也。〕邪見中見到正智之空,邪見已除,則正智亦如矣,此即清淨至無餘之義也。

5:

維摩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_ 對於有疾的菩薩,(1)其身無常的警示,但絕不說令人厭離此身的理論,安慰他當好好保護這個身體,方便借假修真,並藉以作救濟、度化眾生的有機體; (2)有身必有苦的道理,但絕不說早日了脫,而取證涅槃之樂,必竟尚要以此肉身生死來度化眾生的; (3)說人為五四大假合之體,本非真我,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要精進地去教導眾生; (4)諭說色身終歸是空滅的,然絕不說人生之終極為虛無空寂,鼓勵其發起和眾生共同生死並與眾生同疾的大慈悲。

6:

本段譯_我今天之所以得病,皆因為前世種種業力所感,業力又是顛倒煩惱所造成的,然細究病苦,不在自性而在肉體,肉體本是虛妄不實的。而人之有病苦,皆因著於「我」相,所以不該有此我相。既然了知生病之原因在於被我相等的執著所,便當要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等,建立起正確的「法空」哲學,而具下列觀念:因有眾緣和合構成此生命體,起為因緣法起,滅為因緣法滅,但各個因緣法起時各相知,等到生起之後,自然和合相應。總之,一切法因緣和合各自起滅,也因為起時自己也不知起,所以不說我起;滅時自己也不知滅,所以不說我滅(這正說明物之生成、變化、毀滅,時時在變化中,自然而活潑,不可言喻.)

7:

人有我相,當以法相破除之,但亦不可執於此法,因為金剛經:「法上應,何況非法。」過河須以筏為工具,過了河若將筏背於身,則反成障道之器了。因為求道的過程中,除了過河外,尚有登山或過棧道等難關,豈能執()而礙前程呢?_就是將我執及法執均去除之。

8:

本段譯_那麼什麼是病的根本呢?事實上是指那心境上有了妄念正牢牢繫著,謂有了這種攀緣執著,故成為病的根本。那麼到底讓我們的心起妄念與執著,攀緣到何處去了呢?答案是:均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死煩惱所困住,故永遠與涅槃與清淨無緣。既然如此,該如何斷此攀緣呢?最有效的方法,唯有了達空性而無所取,自然無所得,一念既空,二念不起,自然能離一切執著而無所攀緣了。那麼何謂「無所得」呢?就是要真正遠離內外二見。若能明達心境皆是緣生假有,本性是空,便能不著內外兩見、能所兩忘,自然一切空無所得,達平等證悟。

故病之緣在心之攀緣,自然無法真正解脫生死。

˙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9:

  於個人修持上,能運用般若空慧來觀照,來觀空斷惑,了解眾生即非眾生,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佛土,自我調伏,不取涅槃,常於生死中利樂眾生,從無疲厭心,無貪著定慧境,定能得解脫自在的。

10:

_(1)視色身隨時在變遷、毀壞而無法永存的。 (2)視色身是會帶來種種憂患與痛苦的。 (3)色身是終歸要壞空的 (4)色身不是真我。有以上諸見解,悟入真理,方能通達宇宙真理,稱之為妙智慧。

11:

一個愚昧的凡夫,是不肯也不會努力於調伏身心的,因此永遠煩惱不斷。反之,若一味執著於調伏,自取滅度,只求涅槃取證,則又落入聲聞的空寂了。所以身為菩薩自然有其「菩薩行」,有如和光同塵的真實功夫,對煩惱要真正的了解它、看住它,做適當的調和,不落二邊,入於中道,則其力大無比,離諸煩惱而生大菩提心。

12:

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_菩薩時時有上求佛道的大悲心,亦有下化眾生的大悲願,故能發精進心來學佛的一切智慧,適時而求,適時而證,絕不像小乘人只求自利,作非時求,速於求證滅度。

13: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_菩薩修「三解脫門」中的無作,不起煩惱、不造業,不求復有生死,但他不像二乘人(聲聞、緣覺)一旦修無作,急匆匆急於取證,永不再受生死。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於此生命結束時,仍願示現於三界五趣,度化眾生

˙     六道.亦稱五趣:天趣、人趣、鬼趣、畜生趣、地獄趣. 以阿修羅通於諸趣故言五趣.

˙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 謂一切有情眾生,輪迴生死往來之世界。

14: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_勤修「止觀」兩個成定慧的基本功夫。「止」是止息心,攀緣外面的境,亦即說制心一處的寂然不動。「觀」是反觀自心,使慧光明照,使真理歷歷分明。菩薩不致因此而入寂滅偏空,反而更能從空出假,度化眾生 (4)菩薩勤於修行,故可由凡夫身修證菩提果,進而轉法輪、入涅槃,成就圓滿究竟地。依此而進,完成清淨法身佛,繼而證至圓滿報身佛,終而達乎千百億化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