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謹奔前程上瑤臺:謹慎的奮發努力,奔向脫離苦海、超生了死的光明前途。
言行相顧體心懷:要言行一致,立愿了愿,去體證心中的目標。
|
2.
|
慎思明察守道念:對於自己的心志、言行,要慎思、明察,以道理為根本,並堅守道念。
行雲流水持潔白:時時保持心性的清淨潔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自在無礙。
|
3.
|
囑咐賢契抱道念:特別叮嚀賢徒們,要堅定信心,抱守道念。
掃邪滅魔助師肩:掃除淨盡心身的一切邪氣魔氛,以清淨心來幫助為師辦理三期大事。
|
4.
|
一言難盡心中語:想要一兩句話來表達心中的理念實有些困難。
躊躇莫決意麻亂:但見大家對修道如此的猶豫不決,心猿意馬,無有定向.
|
5.
|
世態炎涼怎可比:世間的人情冷暖、虛花假景,是夢幻無常的,怎能與真常之道相比呢?
世風日下可堪憐:社會風氣更是一天不如一天,日益頹廢,實在很可憐!
|
6.
|
道路崎嶇豺狼集:由於人心的虛偽險詐,歹徒群集滋事,人間路更顯得艱難困苦。
疑團莫釋永是頑:不能看透天時,不能了悟大道,疑念凝結在胸中,不能消釋的人,永在輪迴中。
|
7.
|
人生生涯乃有限:人之生命、世間事業,是有限度的。
眾生造孽積難算:可是在短暫的生命中,眾生所造的罪孽,卻累積到難以計算.
|
8.
|
百年之間空迷夢:在百年的歲月裡,若不能了悟人生真諦,也是來人間空走一回(註2),迷夢一場而已。
如蠶作繭自己纏:棄卻真我而為塵事勞苦身心,多招罪孽,就像蠶吐絲,自纏其身,自受其害。
|
9.
|
良辰一逝恐難返:現在是普渡的佳期,一旦失去了,回頭已是百年身。
何不深慮後果焉:為什麼要讓良辰空過,為什麼不好好想將來的後果是如何呢?
|
10.
|
多少口業造大罪:若再造下無邊的口業。
三期末劫受苦難:三期末劫大清算,必然要受盡苦難。
|
11.
|
或者三心與兩意:有的人由於認理不清,致而狐疑不決,不能擇善固執,拳拳服膺。
或是身心有間斷:或者是信念不堅,使心身不能合一,致身行與心志相背離.
|
12.
|
謹言慎行最為要:但無論怎樣,都要以「謹言慎行」當作修道的首要功夫。
誡告群英牢守堅:在此特別叮嚀賢德的徒兒們,須牢牢記住。
|
13
|
此規於道甚為重:因為這條佛規對於進德修業是非常重要的。
略將其意抄沙盤:現在簡略的將此佛規解說一番。
|
14.
|
謹者說言必細思:「謹」是指對所說的話必定先要慎重思考,用心領悟.
言者言語重如山:「言」指講說的每一句話,均不可隨便,重如泰山,慎重以對。
|
15.
|
慎乃履路必存畏:「慎」是以小心敬畏的態度去處理。
行者行持達彼岸:「行」指真摯地走向圓滿究竟的彼岸。
|
16.
|
謹言慎行勿可忘:言語與行事,均要慎重,這條佛規須謹記在心,確實履行,不可忘記。
行之日後回理天:切實的體會奉行,自然功多而過少,日後一定能回到理天.
|
17.
|
修道或者辦行道:故凡欲進德修業的眾賢良。
此規為寶持身邊:要將此條佛規,視為珍寶,銘記在心。
|
18.
|
言語出口理已定:因為言語出口,就不能收回,所以說任何一句話都須符合天裡。
勿可失信招冤愆:切莫因言行不一或言而無信而自招罪愆。
|
19.
|
信者萬事之根本:「人言」合為信,信為道源的功德母,為一切事理的根本,所謂無信不立也。
失信易事欲作難:失了信心與信用,雖然很容易就能能完成的事情,也難以做到美滿。
|
20.
|
持信難事覺易作:所以能持信,縱使再困難的事,也能一一加以克服。
此言說出乃真詮:
˙
[釋1]_ 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
[釋2]_ 隨口所言,句句都要是真理,是良知良能的心聲。
|
21.
|
於此道盤辦天事:能夠修學到這種程度,立身於白陽道盤,來辦理上天的大事,是何等的偉大。
勿可放鬆猿不栓:所以絕不可放鬆,千萬不能心猿意馬,言不由衷。
|
22.
|
輕言之輩招人謗:凡亂說話的人,最易招惹他人的非議。
一言千金須知全:要明白「一諾千金」的真義所在。
|
23.
|
可言之語卻隱匿(註3):可以和他說的話,卻當說不說。
此謂失言非良賢:這是沒有知人之明,失誤了當說的機會,非賢明者.
|
24.
|
失人之過自有錯:因當說而不說,致其學德不能增進,錯失人才,自然是有過錯的。
見賢未能提拔荐(註4):見賢才而未推荐舉用,使其發揮才能,來助道務宏展,這是道中的損失。
|
25.
|
失言之過極重大:所以說因失言之過錯所招來的罪過是非常嚴重的。
考退道清天不寬:一句不恰當的話,是會考倒道親的,上天豈能寬恕.
|
26.
|
口根未淨須拔舌:這就是口根未清淨所犯的罪過,要受拔舌之苦刑。
報應甚慘必知全: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悲慘的報應不可不明白。
|
27.
|
君子不失道中賢:修道的君子,一心坦蕩蕩,才合乎道中賢才的美名.
再者亦不失其言:故不可有失言的情況發生。
|
28.
|
隱惡揚善執兩端(註5):懂得建立隱惡揚善的美德,使能改過遷善。
用中於民四海遍:更要把中道遍行於世間,使眾生都能率性而行。
|
29.
|
君子之道共有四(註6):君子平常要遵行的道有四種。
孔丘雖聖未學圓:連孔夫子這樣偉大的聖人還自謙的說,這些平常之道,都還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圓滿。
|
30.
|
為子事父弟事兄:u以期許自己子女如何孝順我的心,來孝順自己的父母。 v以期許自己弟妹如何恭敬我的心,來恭敬自己的兄長。
為臣事君濟友肩:w以期許臣下如何敬己之心,來事奉自己的君上。x以期許朋友如何待我的心,來對待自己的朋友。
|
31.
|
四者君子之常道:上說四項就是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的道理。
未能盡作覺遺憾:雖是平常的道理,不能一一做得很圓滿,是很引以為憾的事。
|
32.
|
庸德之行庸言謹:平常生活中的德行、言語,要謹言慎行,且言行都能從自性中流露。
有所不足須勉強:若做得尚不園滿,要更加勉勵自己力行,做到完善.
|
33.
|
言而顧行行顧言:所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言為行之始,行為言的表現,言行合一。
慥慥行盡人人讚:真正的修道君子,都是踏踏實實的做人,定能受到肯定與讚揚。
|
34.
|
慎行之意引前例:關於「慎行」的要義,前已略述。
言行必接莫分散:總之,言行一定要合一。
|
35.
|
言出必行信為首:說出去的話就得去履行實踐,為「信」的首要功夫.
所盡之責方稱善:照所言的去實行,方稱盡到責任。
|
36.
|
言東奔西乃無慎:說一套,做另一套,是言行不一,是不謹言也不慎行,是沒有慎德的人。
口是心非乃惡頑:口說與心性不一,是屬惡劣之人。
|
37.
|
自己招罪自身受:這種人,屆時自造罪業自己受。
不能尤人與怨天:這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更不能責怪上天不庇佑.
|
38.
|
慎行其事戰兢兢:對於自己的一切行為、一切事務,均要小心謹慎,將天理存於心。
如履薄冰臨深淵:如履薄冰,要小心預防沉陷,如臨深淵,怕墜落,就是時時小心,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
39.
|
行有未足加力行:如果覺得做的尚不夠完善,就要更加努力。
達至極樂仙鄉返(註7):做到一切圓滿,回復本來面目,回到極樂故家鄉.
|
40.
|
完己之任餘何說:若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其餘的事情都不會罣礙於心.
自能慰得喜歡:這樣的一心一意、自強不息,必定能做到完善,自然能安慰皇母,得到皇母的歡心。
|
41.
|
身為人師猶加慎:身為人師表者,更加須要謹慎言行。
以此規則證品蓮:一定要依此條規來做,就能證品蓮果位。
|
42.
|
領導後學行大道:率領後學們,正確的學道、修道、行道、辦道。
言出人信事關天:言語是代表一個人的人格,是否能讓人得以信任,影響的層面是很大的。
|
43.
|
問答如流無拘束:當在回答道親問題時,要圓融自在,因時制宜,不可有所固執。
失錯未能改其偏:自己有了過失錯誤而不能及時改正過來。
|
44.
|
後學觀之學如此:後學看到這種情形,有樣學樣。
後果不堪設想焉:後果嚴重,將難以想像。
|
45.
|
一人墜下萬人墜:由於你的不能自律,修持的偏差,連累了很多後學也跟著墜落。
怎能無畏戒慎嚴:所以對自己的修學、言行,怎可不自律嚴格,小心謹慎呢?
|
46.
|
再者辦道失謹慎:再說,辦道乃關係到大眾的生死大事,如果因馬虎出了差錯。
大難隨至臨眼前:隨即影響了道務的完善,將招來很大的魔考災難。
|
47.
|
一旦失足後悔晚:因此,辦天道,一定要步步小心,一旦出了差錯,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自心莫作痴愚男:所以就須要清淨自心,發自智慧,勿要做一個愚痴又頑固的人。
|
48.
|
行之上天定相助:如果行道能符合天理,出自本性,時時謹慎的去做,上天一定會來幫助、護佑你的。
神人合一成一貫:以達乎神人合一的圓滿境界。
|
49.
|
背理胡行亂亂作:若違背天理,任憑私意,胡亂作為。
定遭五雷將身譴:一定受到報應或良心的譴責。
|
50.
|
多加思悟天心意:盼能多加用心去體會上天的用意。
自作標竿萬古傳:將來成為眾生的模範,讓德澤美名能流傳萬世。
|
51.
|
心正其言自然順:心正就是本心清淨,心正則身正,由清淨心流露出來的言語,必是合於天理的。
言順行之免憂煩:順著天理之言而行,舉手投足就能時時合理,處處合理,自然心安理得。沒有什麼憂煩了。
|
52.
|
立身應世事多慎:立身行道,做人處事,時時要多謹慎。
語重心長寄此篇:為師語重心長的把要義寄於此篇訓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