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聖成佛

君子有三畏

24-01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天 人 合

首頁

物 我 同 體

 

 

n1.5

1.     君子有三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敬畏.(非常尊重,唯命是從).聖人之言——  經典,是道德的精華。聖人是真理的代言者。「經」是啟發自性,讀聖賢經典離心性,要投入聖賢的本懷、意境,不在文字的解釋,文字性空

2.     般若品:「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借)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進入自性自度. [:另可參閱_18道德經講義18-32-26首頁 ]

3.     突破修道瓶頸 _ 深入經典。  用真經來顯我們的自性,用我們的自性來藏真經。 德是我們的本然行為,道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4.     金剛經講義中庸講義道德經講義、大學章句講義此四部經典由石朝忠大德主講,內容豐富,講述詳實。

 

助人行功立德,則功德無量.

 

 

5.       經是路,典是法則,是人生必經而不變的法則。什麼時候聖人留下經典呢俗謂靡世聖人出,亂世天道降」。

6.       聖人留下那麼多的經典,並不是留道,經典不是道,經典只不過是悟道的助緣。道無形無相,大家研究經典要有一個心,我們在求什麼?要如何研究經典?聖人留下的聖人之言(經典),如何去瞭解:

(1)   在字行間,靠我們的智慧,觸摸到真道。

(2)   在艱澀隱晦中,是否能夠找到理穴。我們修道,藉著經典的助緣明理,文字、言說不是道,經典是悟道的工具。

(3)   然後將自己所悟,貫於六根,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將聖人所講的真理,在生活中流露。

7.       天道地道人道.皆以五為其中心樞紐(1)而永无變改也。蓋太極之中心所在,亦即太神主之所獨運其者也。故自古,有此五氣,即有五行(2)有此五行,即有五常。有此五常,即有五倫。有此五倫,即有五教,以至於今。雖全世界之廣大.萬教並立.然終不能出乎道儒佛耶回之外者也.正以此也.人世但明其一.而遺其餘.故知神教.而即不知人事.已知人事.又即迷於神教矣.知哲理而忘科學.知科學而忘哲理.得其全者.舉世无有一二人焉.所以大亂而不止也..聖人傳經.蓋深有望於斯哉. (8-12-21)

8.       聖人之言就是經典、真理代天宣化真理是天之語,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讀經典,將真理融入自性中,冥冥中有仙佛的護佑。我們的心修至與佛一樣,佛自然會與我們來去自如。常常要上乞法養慧命,否則靈性空虛就算有物質上的享受,仍然會活的煩惱且不安。 舉頭三尺有神明,修行靠自己,不用求,佛由自身作,莫向身外求.  [_:另可參閱_18道德經講義18-26-20首頁 ]

9.       另可參閱道德經講義18-18-12之貳、一、2.(6)之圖.

18-17-11之壹、一、(3).

10.   .

.

 

 

參考:

 

1:

另可參閱16易經證釋16-66-01(河圖、洛)大雅講義

2:

另可參閱16易經證釋16-66-06大雅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