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聖成佛

佛法在世間06

24-12-06

大雅講義 網_ http://www.jackwts.tw/

 

天 人 合

首頁

物 我 同 體

 

n1

101__神聖、超越

☆傳播真理是最神聖的人生,而推展真理是最超越的人生,所以傳播也好,推展也好,都是在讓大家了解「道」,如此能讓我們的人生很神聖、很超越,因為神聖、超越,就能使生命達到璀璨、豐富.故我們在道場中,將豐富的生命展現出來,讓每一位道親都感到溫暖。我們在道場要悶,不要察。我們修道憨憨厚厚,忠厚老實的修。

102_勢成之

◎勢成之_

(1)勢:涵蓋外來的考驗,內心的掙扎,富貴的順考

(2)我們都有修道成佛的條件,在修道過程中已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最後要經得起考驗(_),才能有成就。因為世間迷昧者很多很多,彼此之間的作為—— 吃喝玩樂、追逐名利,視為正當行為,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修道者要小心謹慎,避而遠之,勿染著,所以「勢」是對道的考驗.

尊道貴德:

103_道德

◎大道因為無(_無情、無形、無名),才能無窮(_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人能修至無為,則無不為;修至無心,則是佛心;修至無念,則是道. 人生短暫,修道者時時要找機會了不能了,難把鄉還

104_道成天上

◎名留人間,道成天上,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有智慧者要去找到無形的主宰來照臨.求了道,好好修道,獻身道場中,上天在你左右.所以我們的脆弱人生中,務必找到主宰,啟發善心做善事,名留人間,道成天上.

105_為道日損

◎何謂真修實煉能為道損之又損的修道者.道日損,不是損你的財產,是損你的脾氣毛病、貪嗔痴、怨恨心,把這些拿掉,才能顯現你的本來面目,才能與佛相當.

106_定盤

青陽、紅陽期是脩因,是先後得.現在白陽期是證果,是由天恩授記,且末後一著,是先得後。在白陽期要體認到的是定盤—— 善惡分班、玉石分判

107_切磋_另可參閱105.

◎先修其身_ 身:我的舉止言行、行住坐臥。  修:將不完美的行為改為完美。

◎如何修?去其本無,還其本有。去掉你本性所沒有的、上天沒有給你的(:如脾氣、毛病、貪嗔痴),自性本有的要找回來(:如八德、三綱、五常、慈悲、忠恕…。

108_求道之前、之後

**感謝天恩師德,感謝上天慈悲。我們有求道,有上天的照臨,讓我們有道心的發露。能求道,是非常珍貴的。我們共同來道,對道的讚美及感恩。道能做我們的主宰,道能改變我們的脾氣毛病,道能給我們絕處逢生。  

109_自心是佛

◎修道很重要的是達到脫胎換骨,徹底改變自己。我們的六根要給佛用,若亂用則六根變六賊,所以我們的視、聽、言、動,要智慧判定,修道要真修實煉。若心口不一,則口說善語,心中不善。所以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要率性(_順著自性),率性之謂道

110_、物慾

◎我們出世做人,已經受氣,若再受物慾所蔽,請問你要用什麼還?所以真修道者千萬不要被物慾所蔽,你才有機會做功德來還氣,才能盈科而進。

111_一日一日功

◎德是無限的,誰也不知有多大。我們今天能求道,要感謝天恩師德、感謝祖上有德,求道的子孫行功培德,向祖先,祖先在那期待著。

◎若有求道、道的子孫,其在地府的祖先,特別可佩戴白蓮花,待三曹普渡,可由地府上天。所以我們背負者九玄七祖的重擔,萬緣放下,好好、努力、咬緊牙關,除自己可超生了死外,亦可庇蔭九玄七祖。由此段可知德的功能有多大了吧!

[ 補充些靈糧另可參閱18-26-20首頁 ]

112_ 道在低處

◎我們修道不要吹噓、不要自大。修道不是用說的,是要實實在在做出來的,在行為中顯現出來的。善下之,好好的低心下氣、謙恭有禮,自性就會光明。

113_要新民

◎今日能求道,實在講,你的福報很大。但是求道後要去了解道,也要花上很長的一種智慧的力量來檢討自己。 道是宇宙最高的真理,也就是說是人生的主宰。

◎要新民,新自己的六根,徹底改變自己後,才能親民。所以大學就是要我們學大,學道德的大、學修養的大、學心性的大、學品格的大。(民:六根)

114_無形袈裟

◎恭喜大家,我們今天穿無形袈裟,一貫道白陽修士在家修,所以示現在家相、眾生相,不是出家相。且彌勒祖師是末世眾生的總歸依處。

115_天不言

˙       降道,天靠人辦,人賴天助。天人合辦、天人合一。天跟人是很親的,我們不要求天保佑或如何如何,只要你盡心付出給天,天會時時照顧好你.

116_慎心物於隱

◎心物自蔽,身物自染。自蔽:自己遮蔽、自己擾亂。身物自_心是身之主,身為心之器,心若有貪嗔痴愛於身,就變成了酒色財氣顯露於外。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117_莊子內篇精闢結語()

明匡廬逸叟憨山釋德-莊子內篇精闢結語()_ 憨山德清,明末四大高僧

˙       [229/318]莊子著書.謂言有宗.事有君.葢言有所主.非漫談也.其篇分內外者.以其所學.乃內聖外王之道.謂得此大道於心.則內為聖人.迫不得已而應.則外為帝為王.乃有體有用之學.非空言.且內七篇.乃相因之次第.其逍遙遊.乃明全體之聖人. [230/318]所謂大而化之之謂聖.乃一書之宗本.立言之主意也.次齊物.葢言舉世古今之人.未明大道之原.各以己見為是.故互相是非.首以儒墨相排.皆未悟大道.以所師一偏之曲學以為必是.固執而不化.迷其真宰.執我見為是.故古今舉世未有大覺之人.卒莫能正之.此悲之迷而不解.皆執我見之過也.養生主謂世人迷却真宰.執血肉之軀為我.人人只知為一己之謀.所求

 

118_跟自性修

◎今天我們替天做事,個人最怕人生留白,人生短暫,要想辦法活的很充實。所以要一步腳印,留下步步蓮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很對得起良心).

119_莊子內篇精闢結語()

明匡廬逸叟憨山釋德-莊子內篇精闢結語() _ 憨山德清,明末四大高僧.

所求[231/318]功名利祿以養其形.賊其真宰而不.此舉世古今之迷.皆不知所養耳.若能養其生之主.則超然脫其物欲之害.乃可不虛生矣.果能知養生之生.則天真可復.道體可.此得聖人之體也.次人間.乃涉世之學問.謂世事不可以有心要為.不是輕易可涉.若有心要名.恃才.未有傷生性者.若顏子葉公.不安命.自知而強行者也.必若聖人忘己虛心以遊世.迫不得已而[232/318].乃免患耳.其涉世之難.委曲畢見.能涉世無患.乃聖人之大用也.次德充符.以明聖人忘形釋智.體用兩全.無心於與道遊.德充之符也.其大宗師.總上六義.全德備.渾然大化.忘己忘功忘名.其所以稱至人神人聖人者.必若此乃可為萬世之所宗而師之者.故稱之曰大宗師.是為全體之大聖.意謂內聖之學.必至此為極則.所謂得其體也.若迫不得已而應.則可為聖帝明王. [233/318]故次以應帝王.終內篇之意.若外篇.皆蔓衍發揮內篇之意耳。

120_世間什麼最寶貴

◎真修道人是很有福氣的,自然會有天地神靈的照臨。 今是彌勒祖師應運,修道士顯現「在家」相.求道後,每一位道親均穿一件無形袈裟_ 袈裟披肩難:能修道是不容易的.

.

.